
大德。《逸周书·武顺》:“元忠尚让,亲均惠下,集固介德。”
“介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介德”指大德,即高尚的品德或重要的德行。该词由“介”和“德”组合而成:
最早见于《逸周书·武顺》:“元忠尚让,亲均惠下,集固介德。”,意为推崇忠诚与谦让,凝聚稳固的德行。
常用于形容人品德高尚、处事公正,尤其在评价他人或自我修养时使用。例如:
“介德”属于较古典的词汇,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文学或历史语境中。其近义词包括“大德”“高行”,反义词则如“失德”“无行”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逸周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查字典网)。
《介德》是一个成语,意指通过德行来感化人心、影响他人。它强调了在人际交往中,信任和善行是维系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
《介德》由两个字组成,其中,“介”是由“人”和“斤”组成,表示一个人性情和品质,“德”由“彳”和“心”组成,表示人的道德品质。整个成语共有13个笔画。
《介德》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著名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一句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这句话强调用德行回报他人的怨恨,以促进和谐和互动关系。在繁体中,成语的写法仍然类似,“介德”。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介德》的“介”字也可以写作“戒”,意味着警惕和防范;而“德”字也可以写成“悌”,意味着尊敬和孝顺
学习他的《介德》,以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善德、修德、仁德
善行、好处、美德
不德、恶行、恶劣
以上所列为《介德》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相关信息。【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