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伟恣肆。 宋 曾巩 《<李白诗集>后序》:“ 白 之诗连类引义,虽中於法度者寡,然其辞閎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 宋 陆游 《<吕居仁集>序》:“故其诗文,汪洋閎肆,兼备众体。”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三:“﹝ 王鬱 ﹞为文閎肆奇古,动輒数千百言。” 清 吴汝纶 《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若 昌黎 所云‘先醇后肆’者,盖谓既醇之后,即纵所欲言,皆不失其为醇耳;非谓先能醇厚,而后始求閎肆也。”参见“ 閎中肆外 ”。
“闳肆”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hóng sì,其核心含义为宏伟恣肆,多用于形容文章、诗歌等文学作品的风格宏大且奔放不羁。以下是具体解释:
基本释义
指文辞或艺术创作具有开阔雄浑的气势,同时兼具自由洒脱的表达。例如,宋代曾巩评价李白诗歌时提到“其辞闳肆隽伟”,强调其语言既壮丽又富有灵动的特质。
文学评价中的运用
应用场景
该词常用于对庄周、韩非等思想家的文风描述,或李白等诗人的创作风格概括,体现作品在思想深度与表达形式上的双重突破。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例句或历史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上述来源中的古籍评述。
《闳肆》是一个中文词汇,它表示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得体,言谈举止有礼貌、得体而不失庄重之意。
《闳肆》由“门”和“肆”两个部首组成。
它的拆分笔画为:门(5画)+肆(13画)=18画。
《闳肆》最早出现在《漢書·樊哙傳》中,文章描写了樊哙的仪态,引用了“闳肆之容”的词语。
《闳肆》的繁体字写作「閎肆」。
在古代汉字中,闳肆的写法可能会略有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闳肆的写法为「閎肄」。
他举止端庄,言语得体,一副闳肆之姿。
组词可包括:闳达、肆意、闳亮、得体。
近义词有:肃穆、庄重、庄重肃穆、肃然。
反义词有:毫不拘束、轻佻、不正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