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诘旦的意思、诘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诘旦的解释

平明,清晨。《宋书·柳元景传》:“自詰旦而战,至于日昃,虏众大溃。” 宋 司马光 《柳枝词》之十一:“ 五柳先生 门乍开,宅边植杖久徘徊。陌头遥认 颜光禄 ,詰旦先乘瘦马来。”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至夜,乳婢忽窜去,遍索不可得。詰旦,舟尾乃见尸浮於水面。”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若宿卿处,詰旦不能报平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诘旦”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详细解析

  1. 时间指向
    该词强调“平明”或“天刚亮”的时间段,如《北史》记载“诘旦,执士开送御史”,描述次日早晨的行动。宋代司马光诗中也用“诘旦先乘瘦马来”体现清晨的场景。

  2. 异体词
    部分文献中,“诘旦”也写作“诘朝”“诘晨”,三者含义相近,均指早晨时段。

  3. 注意争议
    个别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质问真相”,但此说法缺乏古籍佐证,可能为误读。建议以权威古籍用例和主流词典(如汉典)为准。

使用场景

多用于历史、文学类文本,描述时间或事件发生的清晨背景,如“诘旦尸浮水面”(《玉照新志》)。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宋书》《北史》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诘旦》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诘旦》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质问”或“追问”,表示对某人或某个观点提出质疑或追问。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诘旦》的拆分部首为言和日,共有11个笔画。

来源

《诘旦》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精神训》一书中,作者为西汉时期的刘安。

繁体

《诘旦》的繁体字为「詰旦」。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诘旦》的字形较为简单,在隶书和篆书中的写法与现代楷书相似。

例句

1. 他用尖锐的问题对他的观点进行了诘旦。

2. 讨论会上,大家纷纷对专家的观点提出了诘旦。

组词

诘问、诘屈、质诘、追诘。

近义词

质问、追问、追查、盘问。

反义词

回答、接受、认同、承认。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