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炎热与寒冷。《新民晚报》1987.4.28:“ 孟小冬 喜出望外,就在当月二十一日,拜 余 为师。自后,不论暑寒,不顾风雨,每日必到 范秀轩 。”
“暑寒”是一个由“暑”(夏季炎热)和“寒”(冬季寒冷)组成的词语,主要描述气候的极端变化或自然规律。以下是详细解释:
“暑寒”指夏季的酷热与冬季的严寒,强调气候的极端对立与季节交替的自然现象。例如:“不论暑寒,他每日坚持锻炼”。
在古汉语中,“暑寒”常与“风雨”等词连用,表示无论环境如何艰难(如“不顾暑寒风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查字典)或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场景。
暑寒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暑”字意为夏天的炎热,而“寒”字则表示寒冷的冬天。合在一起,暑寒形容的是夏冬两个季节的温度对比。
根据汉字的字形结构,暑字的拆分部首是日字底部的曰,寒字的拆分部首是宀。暑字的总笔画数为12,而寒字的总笔画数为12。
暑寒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出现在《史记·封禅书上》中,用来形容天气炎热或寒冷。在繁体字中,“暑”字和“寒”字的字形与简化字有所不同,部分笔画有细微变化。
在古代汉字中,“暑”字的字形通常是用“⺅”(人的旁边加上日)加上竖线的形状,表示夏天的炎热。而“寒”字则是由“⺹”(宀的变形,表示房屋)加上三个横线组成,表示寒冷的冬天。
1. 暑寒交替,昼夜温差极大。
2. 我们经历过了漫长的暑寒季节。
1. 暑期:指夏季的时间段。
2. 寒假:指冬季学校的假期。
3. 暑气:指夏季的炎热气候。
4. 寒冷:表示温度极低、天气寒冷。
夏寒:指夏天和冬天的温度对比。
酷暑:表示非常炎热的夏季。
春秋:指温度适宜的春季和秋季。
温暖:表示适度的温暖,而不是极冷或极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