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盗。《孔丛子·刑论》:“夫赤子知慕其父母,由审故也。况为政兴其贤者而废其不贤以化民乎?审此二者,则上盗息。”
“上盗”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较为统一,但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上盗”指“大盗”或“首要的盗贼”,强调盗贼的规模或危害程度较高。该词中的“上”可理解为等级或程度上的“上等”“首要”。
出处与例证
该词最早见于《孔丛子·刑论》:“审此二者,则上盗息。”意为通过选拔贤能、罢黜不贤之人来教化民众,从而遏制大盗的滋生。
使用频率与语境
根据汉典等工具书解释,“上盗”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属于生僻词汇,多出现在古籍或特定学术讨论中。
补充说明:
“盗”单独使用时,本义为偷窃(如《荀子》中“窃货曰盗”),后引申为强盗、窃取财物者(如“海盗”“窃国大盗”)。而“上盗”中的“上”进一步强化了“盗”的严重性。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汉语词汇的演变,可参考《孔丛子》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来源、6、11)。
《上盗》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指盗贼为行窃而上楼或进入高处的行为。
《上盗》的部首是“上”字,下面是“盗”字。它的总笔画数是15画。
《上盗》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可以追溯到明代。它的繁体字形为「上盜」。
在古时候写《上盗》时,有些汉字的笔画形状和现代有所不同。例如,《上盗》中的“上”字在古代写法中,上面的横笔画会略微向下弯曲,下面的竖笔画会略微向上延伸。
1. 据目击者说,昨天晚上有人在小区内上盗,偷走了几辆自行车。
2. 警方经过调查发现,这起案件很可能是由专业的上盗团伙所为。
组词:上行、上山、盗窃、盗贼。
近义词:上窃、上行窃、攀窃。
反义词:下贼。
以上就是关于《上盗》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