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服。借指官爵。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畴咨羣后,改授显服,屯骑是抚,雍容皇甸。” 宋 王安石 《朝奉郎守殿中丞前知兴元府成固县杨公墓志铭》:“王以家朝,相随内属,有子有姓,尚多显服。”
“显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如下:
“显服”指官服,引申为官爵或显赫的官职地位。该词常用于古代文献中,通过服饰象征身份,如晋代陆云在《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中写道:“畴咨羣后,改授显服”()。
“显服”属于文言语汇,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作品中,用以描述官职或社会地位的显耀。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等原文()。
《显服》是一个汉字词语,形容词,意思是明亮的衣服,穿在身上使人显得突出和引人注目。
《显服》拆分成两个部首,分别是日(rì)和衣(yī)。它总共有9画。
《显服》最早见于《唐书·礼仪志》。在繁体字中,显服的写法为「顯服」。
在古时候,汉字「显」的写法稍有不同。在《说文解字》中,「显」的写法为从日,人,云组成。其中,日表示阳光,人表示人物,云表示穹顶。这个写法意味着显而易见。
1. 他身上的显服让他在人群中非常显眼。
2. 她穿着一件华丽的显服,成为晚会的焦点。
显眼、显赫、彰显、显露。
鲜艳、华丽、引人注目。
朴素、低调、平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