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计册的意思、计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计册的解释

古代州郡年终向朝廷总结汇报情况的簿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朝觐大计》:“计册虽送府司院攒造解京,而朝覲乃有本州县攒造解府汇解之册,其式不一,照各处旧例行可也。若夫朝覲官员于计册賫部之后,总于岁内到齐,元旦同朝臣庆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计册”是古代中国用于地方行政汇报的专用文书,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历史背景与用途

  1. 汇报内容:涵盖人口、赋税、司法案件、仓储等地方治理数据,是中央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重要依据。
  2. 编制流程:由州县初步编制后逐级汇总至府、司、院,最终呈送京城。
  3. 时间节点:通常在岁末完成,官员需在元旦前携带计册进京,参与朝觐仪式。

字义解析

文献例证

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典礼·朝觐大计》记载了计册的格式和呈递规范,反映了其在官僚体系中的制度化运作。

(如需了解具体文献原文或历代演变,可参考《福惠全书》等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计册: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

计册,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其中,“计”是一个单独的字,读音为“jì”,意思是统计、计算。它是由部首“言”和“十”组成,总共有8画。而“册”是一个独立的字,读音为“cè”,意思是册子、文件。它由部首“冖”和“曰”组成,一共有5画。

计册:来源和繁体

计册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明确,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礼·春官宗伯·大计》一篇中。在古代,计册是用来统计人口、土地、财物等信息的技术和文书。相传它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国家悬赏册封制度,收集和维护国家有关数据的重要工具。在繁体字中,“册”字的写法为“冊”,而其他部分字形基本相同。

计册:古时候汉字写法和例句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包括计册在内。在古代,计册的写法为:“計冊”。这个词在古代的文字文献中经常出现。例如,唐代文人白居易在《临洮阳魏公碑》中写道:“参以计册之丰满,纪以文章之虚实。”这句话意指魏公的政务处理得到了充分的统计和纪录。

计册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计册这个词可以用来组词,例如计册统计、计册办公等。它的近义词有:统帐、计簿、账册等。而与计册相对的反义词为“忽略”、“漏计”等词语。

别人正在浏览...

安稳百动不如一静百事无成北京车站不及格不狎不知所厝材辩才韵沧海人倡条臣伏淳俗磁盘驱动器点注犯治锋镝余生佛藏负霜寒穴昊苍黄金甲浑似既尔疾风甚雨集居尽世里积箧盈藏九回澜澳莨菪老庄列光骊姬緑翠嫚辱门当户对秘纬排出液扑唐唐乾瞪眼前膝秋红秋华曲梁裙门柔茹刚吐三拳敌不得四手三三五五屎屁直流衰秏水宫树林子探家檀脸甜软同忧相救脱袴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