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铁钵的意思、铁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铁钵的解释

僧徒的食器。用铁制成,故称。 唐 戴叔伦 《赠行脚僧》诗:“木杯能渡水,铁鉢肯降龙。”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至今铁鉢在,当底手跡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铁钵是由铁质材料制成的钵形器具,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解析:

一、词源结构

"铁钵"属偏正复合词,"铁"表材质特性,指金属元素锻造的坚硬属性;"钵"源自梵语"pātra",《汉语大词典》释义为"僧侣食器",形制为圆腹平底无足容器。二者组合突显器具的实用功能与耐用特质。

二、佛教应用范畴

在佛教仪轨中,铁钵为比丘"三衣一钵"的持物标准。《四分律》载其容量需"受一升半至三升",僧团戒律要求"非木石陶等易损材质"(《释氏要览·道具篇》),铁制器皿因耐磨损、抗腐蚀的特性成为游方僧标配器具。

三、文学意象呈现

唐宋文学中常以铁钵象征苦行精神,如《景德传灯录》载怀海禅师"持铁钵化缘三十载";《西游记》第22回描写沙僧"项下悬九颗骷髅,手持降妖铁钵",赋予法器降魔的宗教意象。

四、物质文化遗存

考古发现证实,唐代鎏金铁钵(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内壁錾刻《金刚经》全文,外壁饰缠枝莲纹,印证《唐六典·少府监》"佛器用铁者需鎏金银作"的礼器制作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铁钵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铁钵(拼音:tiě bō,注音:ㄊㄧㄝˇ ㄅㄛ)指僧侣使用的食器,通常由铁制成,故得此名。其用途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既是日常用具,也带有宗教象征意义。


扩展说明

  1. 材质与形制
    铁钵以铁为原料铸造,坚固耐用,适合云游僧人携带。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游悟真寺诗》中提到“至今铁鉢在,当底手跡穿”,侧面印证了铁钵的长期使用痕迹。

  2. 文化意象
    在文学作品中,铁钵常与僧人修行相关联。例如戴叔伦的《赠行脚僧》写道:“木杯能渡水,铁鉢肯降龙”,将铁钵赋予降服困难、修持佛法的寓意。

  3. 历史记载
    唐代文献中多次提及铁钵,表明它在当时僧侣群体中的普及性,也反映了佛教器具的实用性与仪式性结合的特点。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阿姑阿翁百蛮椑榼豺狼野心持仓量串演吹火触物伤情赐田等类点屏成蝇洞精笃剧访鹤废时凤鸡该摄刚坚根际拐棍湟波间隔号讲手戟带捷报频传井灌纠谬鸡香羁绁卷曲看成刊落克罗地亚刻时量金买赋脔肉没羽冥遯佩环披锦僻远铅母敲击樵叟请属丘成桐曲槛取向瑞人散坏沈带试翼随计塑像坛场替解同胞剸剧五色泥相为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