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纳忠的意思、纳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纳忠的解释

献纳忠心;效忠。《汉书·司马迁传》:“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后汉书·宦者传论》:“至 元帝 之世, 史游 为黄门令,勤心纳忠,有所补益。”《明史·宋思颜传》:“他日又进曰:‘ 句容 虎为害,既捕获,宜除之,今豢养民间何益?’ 太祖 欣然,即命杀虎。其随事纳忠类如此。”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纳忠”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一、基本含义

“纳忠”指献纳忠心、效忠,强调主动向君主或上级表达忠诚。例如《汉书·司马迁传》提到“不能纳忠效信”,即未能尽忠职守。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多用于臣子对君主的忠诚表达。

二、历史出处与用法

  1. 经典文献记载:
    • 《后汉书·宦者传论》提到史游“勤心纳忠”,指其尽心进谏。
    • 《明史·宋思颜传》记载其“随事纳忠”,意为针对具体事务提出忠告。
  2. 成语扩展: 衍生词“纳忠效信”(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进一步强调献出忠心和谏言的双重含义。

三、近义词与用法

四、补充说明

需注意“纳忠”也是历史人物纳忠(字子嘉)的姓名,他是20世纪著名阿拉伯历史学家,曾促进中阿文化交流。但此为人名,与词汇本义无直接关联。

(注:以上解释综合了文献典籍和现代词典释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纳忠的意思

纳忠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接纳忠诚、真挚的心意、忠诚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纳字由纟和内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9个笔画。

来源

纳字最早来源于古代汉字,其意义为收、纳、接受的意思。后来引申为接纳忠诚之心。

繁体

繁体字为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写法略有不同,纳字在甲骨文中写作纳,简化之后演变成如今的字形。

例句

他一心为国家服务,始终是个纳忠之人。

组词

纳贡、纳粮、纳妾、纳聘等。

近义词

忠诚、真挚、忠心。

反义词

背信弃义、不忠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