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假如的意思、假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假如的解释

[if;suppose;in case;in the event that] 假使,如果

假如没有汽车,我们就不能按时赶到工地

详细解释

(1).如果。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一》:“假如单于初立,欲委身中国,未知利害,使人诈降,以卜吉凶,如受之,亏德沮善。” 唐 韩愈 《论佛骨表》:“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於境,不令惑众也。”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楔子:“俺如今假如多有些军兵,便可与他拒敌。”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这种景象,莫说 徐霞客 ,假如 达夫 还在人世,也一定会说二十年前决想不到。”

(2).即使,纵使。 唐 白居易 《座中戏呈诸少年》诗:“纵有风情应淡薄,假如老健莫夸张。”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假如大 舜 、 曾参 之孝,亦是人子当尽之事,何足旌表。” 清 徐士鸾 《宋艳·丛杂》:“假如一笑得千金,何如嫁作良人妇。”

(3).譬如,例如。《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只説举子们,元来却有这般苦处。假如 愈良 八千有餘多路来到 临安 ,指望一举成名,争奈时运未至,龙门点额,金榜无名。”《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假如 楚霸王 , 汉高祖 分争天下,何等英雄,一个临死不忘 虞姬 ,一个酒后不忍 戚夫人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假如”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连词,用于表示假设或条件关系,引导一个假设性的前提,后续句则说明在这一前提下可能产生的结果或情况。其核心含义与“如果”、“假使”、“倘若”等词相近。

以下是“假如”的详细解释:

  1. 词性与基本含义:

    • 词性: 连词。
    • 基本含义: 表示假设,提出一种设想或可能性作为前提。相当于“如果”、“假使”、“要是”。它连接的分句(或短语)表示非现实或尚未发生的条件,主句则是在此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结果或推论。
    •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明确指出“假如”是一个连词,释义为“如果”。
  2. 语法功能与用法:

    • 引导条件分句: “假如”通常位于句首或句中,引导一个表示假设的分句(前件)。
      • 例:假如明天下雨,运动会就延期。(提出“明天下雨”的假设)
    • 连接结果主句: 后续的主句(后件)则说明在该假设条件下会发生什么、应该怎么做或表达一种看法、态度。
      • 例:假如你早点告诉我,我就能帮你准备了。(提出“你早点告诉我”的假设,结果是“我就能帮你准备”)
    • 与“就”、“便”、“那(么)”等呼应: 在结果主句中,常与“就”、“便”、“那(么)”等副词或连词搭配使用,形成“假如……就/便/那么……”的固定搭配,使假设关系更明确。
      • 例:假如没有空气和水,人类就无法生存。
      • 例:假如你愿意,那么我们现在就出发。
    • 用于虚拟语气: “假如”常用于表达与现实相反或不太可能实现的假设(虚拟语气),特别是在主句中使用“就”、“会”、“要”等词时。
      • 例:假如我是你,我就不会那样做。(现实是“我不是你”)
      • 例: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会做出不同的选择。(现实是“时光无法倒流”)
    • 来源: 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详细分析了“假如”作为假设连词的用法,强调其用于提出假设,后句推断结论或提出问题,常与“就”、“便”、“那”等呼应。
  3. 语义特点:

    • 假设性: 核心语义是提出一个非现实或不确定的条件。
    • 条件性: 后件的结果依赖于前件条件的成立。
    • 推理性: 常用于进行逻辑推理或设想可能性。
    • 来源: 语言学论文《现代汉语假设连词研究》(中国知网可查)指出,“假如”类连词表达的是一种充分条件关系,即前件为真时,后件必然或很可能为真。
  4. 例句(体现用法):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普希金诗,表示普遍性假设)
    • 假如他不同意,我们该怎么办?(提出可能发生的假设并询问对策)
    • 假如地球停止自转,那将会发生什么?(提出极端假设并探讨后果)
    • 假如你当时听劝,现在就不会这么后悔了。(表达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假设)

“假如”是一个功能明确的假设连词,用于在语言中构建假设-结果关系。它引导一个非现实或不确定的条件分句,后续句则表达在此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结果、推论、问题或建议,是现代汉语表达条件关系和进行逻辑推理、设想的重要工具。

参考资料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该词典是汉语词汇释义的权威标准。
  2.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 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是分析汉语虚词用法的重要工具书。
  3. 《现代汉语假设连词研究》 - 相关语言学论文,可在学术数据库如中国知网检索。此类研究深入探讨了“假如”等假设连词的语法功能、语义特征及使用规律。

网络扩展解释

“假如”是一个汉语连词,表示假设或条件关系,相当于“如果”,常用于提出某种假设性前提,并引出在该前提下可能产生的结果。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基本词义 表示虚拟的条件或假设,用于提出尚未发生或不确定的情况。例如:

    • “假如明天下雨,比赛就取消。”
    • “假如我是你,会重新考虑这个决定。”
  2. 语法功能 作为连词,通常位于句首或分句开头,引导条件状语从句,后接结果分句。结构模式为:

    假如 + 假设条件,+ (就/则/会) + 结果

    例如:“假如资金充足,公司就能扩大生产。”

  3. 近义词辨析

    • 如果(口语更常用,语气更直接):“如果你来,记得带伞。”
    • 倘若(书面语色彩更浓):“倘若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 假设(多用于学术或严谨语境):“假设地球停止自转,生态系统将崩溃。”
  4. 特殊用法

    • 与反问句连用,加强假设的虚拟性:“假如当初没选这条路,现在会怎样?”
    • 文学表达中可省略结果分句,营造留白效果:“假如时光倒流……”
  5. 注意事项 避免与表让步的“即使”混淆:“即使下雨,比赛也继续”(事实可能下雨但坚持举办) vs “假如下雨,比赛取消”(下雨是未发生的假设)。

■ 例句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古代汉语中的演变或方言变体,可提供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闇虫鳌鱼表饰兵不厌诈布防辍战刺破村贫粗涩搭对躭待断絃断指恩人樊乱分屯高厉歌笙攻刺功料乖诡官钱鬼手红晕圜邱揃坏郊畤金刚不坏身济身开壶篱子满目荆榛耄老茂渥谬言墨麻披搭谴诃茜罗谯呵轻气球琼花观穷节溶度璱璱生产资料视朝使心作倖虱蝇手到擒来手牌速辜岁漕岁腊缩项鯿秃襟屯云险战小经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