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缩项鯿的意思、缩项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缩项鯿的解释

亦称“ 缩颈鯿 ”。亦称“ 缩头鯿 ”。鱼名。以肥美著名。 唐 孟浩然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诗:“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项鯿。” 唐 杜甫 《解闷》诗之六:“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鯿。” 仇兆鳌 注:“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云:‘ 峴山 下 汉水 中出鯿鱼,味极肥而美, 襄阳 人採捕,遂以槎断水,因谓之槎头缩项鯿。’” 宋 苏轼 《监洞霄宫俞康直所居·退圃》诗:“百丈休牵上瀨船,一钩归钓缩头鯿。” 周宗泽 《久不得恬阶君盘养泉子静竞生消息赋此分寄》诗:“何当沽酒 襄江 上,好钓槎头缩项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缩项鯿”是汉语中对鳊鱼的古称或地方性称谓,特指鲤科鱼类中体形侧扁、头颈部位呈现内缩特征的淡水鱼种。其名称来源于《襄阳耆旧记》所载“鱼之美者,缩头项腹而肥”,后演变为固定称谓。该词在《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中标注学名为Parabramis pekinensis,属鲤形目鲤科鳊属,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附属湖泊。

从构词法分析,“缩项”为动宾结构,描述该鱼头部与躯干衔接处的凹陷特征;“鯿”为形声字,从鱼扁声,最早见于《说文解字》鱼类部,本义指体扁而高的鱼类。唐代陆龟蒙《渔具诗序》已明确记载“缩项之鯿”的捕捞方式,印证其作为传统水产的历史地位。

现代鱼类学研究证实,缩项鯿具有典型植食性特征,体长可达30厘米,其头后背部显著隆起、腹部圆润的形态,与“缩项”的命名特征高度吻合。该物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等级,具有重要生态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缩项鯿”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权威资料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该词原指一种鱼类,学名“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俗称缩头鳊、缩颈鳊。其名称来源于鱼头短小、颈部收缩的形态特征,主要产于中国汉江流域,尤以襄阳峴山至汉水段最为著名,肉质肥美鲜嫩。

二、文化典故

  1. 诗词引用: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中写道“鱼藏缩项鯿”,杜甫《解闷》也有“漫钓槎头缩颈鯿”之句,均描述其作为地方特产的形象。
  2. 捕捞方式:据《襄阳耆旧传》记载,当地渔民采用“槎断水”法(用木栅拦截河道)捕捞此鱼,故又称“槎头缩项鯿”。

三、常见误解辨析 部分资料(如)误将其解释为“形容人矮小”的成语,实为混淆了“缩项”的字面义与鱼类名称的特殊用法。权威典籍如《汉典》等均未收录此成语用法,建议以鱼类释义为准。

扩展阅读:苏轼《退圃》诗中“一钩归钓缩头鯿”亦为此鱼的文学化表达,可见其在古代文人中的认知度。

别人正在浏览...

崩缺贬斥冰斧逼人太甚不动声色不羁超朗称事衬资穿连锉刻大干物议等同发口诡欺归仁悍民黑洞洞皇坟黄履毁家纾国见说交辨饥馑金星酒篓君子乡辽东半岛緑矾麻林媚猪门庭赫奕棉蕾免徒复作木钉脑杓子旁孚盘委偏安片雨前母千秋万古桥饰起建企足劝耗屈蠖驱衞瘦金书属兵庶侈俟候晩爨嵬崫宪法憸士小舍销洗夏浦械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