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高厉的意思、高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高厉的解释

(1).上升;高高腾起。《楚辞·远游》:“路曼曼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 汉 刘向 《九叹·离世》:“情慌忽以忘归兮,神浮游以高厉。” 汉 张衡 《思玄赋》:“踰痝鸿於宕冥兮,贯倒景而高厉。”

(2).崇高;高超。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然好胜之人,犹谓不然,以在前为速鋭,以处后为留滞,以下众为卑屈,以躡等为异杰,以让敌为迴辱,以陵上为高厉。” 清 龙启瑞 《何雨人家传》:“﹝ 何霖 ﹞入学为廪膳生,抗志高厉,不屑屑治章句为举子业。” 林纾 《译孝女耐儿传序》:“其间有高厉者,清虚者,緜婉者,雄伟者,悲梗者,淫冶者;要皆归本於性情之正,彰癉之严,此万世之公理,中外不能僭越。”

(3).高蹈,高隐。 晋 潘岳 《秋兴赋》:“且敛衽以归来兮,忽投紱以高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高厉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形容词,主要用于形容人的精神品格或行为状态。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高厉指志向高远、行为刚正且作风严厉,强调精神境界的崇高与处世态度的严苛统一。

例如:“其为人志行高厉,不随流俗。”(形容人志向高洁、行为刚直)


二、字义拆解

  1. 高:

    本义指空间高度,引申为境界超然、目标远大,如“高洁”“高远”。

  2. 厉:

    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严格、刚正、锐意进取,如“严厉”“厉行”。

    二字结合,形成对人格的复合性褒扬。


三、典型用法

  1. 形容人格特质

    多用于描述士人、学者或官员的品格,如:

    “先生风骨高厉,耻与权贵为伍。”

    (体现清高刚正、不趋炎附势的品格)

  2. 描述行为作风

    强调行事准则的严苛,如:

    “治学高厉,一字之误必究其源。”

    (指治学态度严谨不苟)


四、文化关联

该词与儒家“刚毅”“廉正”思想相通,常见于古代人物评述。如《后汉书》载:

“李膺风格高厉,登其门者号为‘登龙门’。”

(凸显其品节对士林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2023.
  3. 汉典(zdic.net) - “高厉”词条释义[EB/OL]. https://www.zdic.net/hans/%E9%AB%98%E5%8E%89

网络扩展解释

“高厉”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其解释及引证如下:

1.上升;高高腾起

指事物或精神状态的升腾、高扬。例如《楚辞·远游》中“徐弭节而高厉”,描述路途漫长时仍保持从容上升的姿态。汉代张衡的《思玄赋》也以“贯倒景而高厉”形容超越现实的升腾意象。


2.崇高;高超

形容品格、境界或才能的卓越。三国时期刘劭在《人物志·释争》中,用“以陵上为高厉”批判好胜者将凌驾他人视为高尚。清代龙启瑞评价学者何霖“抗志高厉”,强调其志向高远、不流俗的品格。


3.高蹈,高隐

指隐逸超脱的生活方式或精神追求。这一释义多见于古典文献,如《楚辞》及相关注解中,体现对世俗的疏离与精神升华。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引文或语境,可参考《楚辞·远游》《思玄赋》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班姬襃劝包衣拨房馋涎欲垂缠纡达德荡荡荡析离居诞恣蹈跃点焊东圃恩霈放屁芳尊番修飞蛇甘馔弓鞋攻心为上贵不期骄古生物恒规缓火虎门条约火母或然坚贞不渝荆扉酒闷子絶辔腊赐连师离缺流觞盟信难兄破瓜之年齐云榷醋曲棍球人皇柔功柔条撒溲升举食跖枢幄宋广平泰折特质贴润头生徒孥婉和文贝物名陷本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