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缄题的意思、缄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缄题的解释

信函的封题。亦指书信。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尝以五彩纸为缄题,其侈纵自奉,皆此类也。” 唐 白居易 《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诗:“缄题重叠语殷勤,存殁交亲自此分。”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将军所便,不敢奉违,某有故欲往 江 淮 上,希三两处护戎缄题。”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刘季高 得罪 秦氏 ,坐赃废。后虽復官,去其左字, 季高 缄题及作文皆去左字,不以为愧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缄题”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缄”和“题”两个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在封缄好的信件或物品上题写标记,具体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1. 封缄并题写标记:

    • “缄”指封闭、封口,特指将信件、文书或物品用封条、封泥等密封起来,以防被擅自开启。
    • “题”指书写、题写,这里指在已经封好的信件或物品的外包装(如封套、封皮)上书写必要的标记信息。
    • 因此,“缄题”最直接的动作描述就是将物品(尤其是信件)封好,并在其外部写上收件人姓名、地址或其他说明性文字(如寄件人、事由等)。这是古代书信传递和物品封存的关键步骤。
  2. 书信的代称:

    • 由于“缄题”是书信传递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它逐渐引申为书信本身的代名词。当人们说“收到缄题”或“寄上缄题”时,指的就是收到或寄出信件。(来源:《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

权威用例与引申:

“缄题”的核心意思是封好信件或物品并在其外部题写标记,是古代通信的关键环节。由此引申,它也常被用作书信的代称,承载着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功能。理解这个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阅读古典文献和体会古人的沟通方式。

网络扩展解释

“缄题”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综合理解: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本义
    源自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文心雕龙·论字》:“缄,封也;题,记也。”。其中“缄”指封闭、捆扎(如信件封口),“题”指标记或书写内容,合起来最初指书信的封题(即信封上的标记或题写)。

  2. 引申含义

    • 书信的代称:唐代文献中常以“缄题”指代书信本身,如白居易诗句“缄题重叠语殷勤”。
    • 写作时的隐晦表达:在文学创作中,可表示故意掩饰或含蓄表达,如“写文章时特意加以隐瞒”。

二、用法与示例

  1. 实际应用

    •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提到“以五彩纸为缄题”,描述书信封题的装饰性。
    • 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护戎缄题”指通过书信请求官员帮助。
  2. 注意区分
    需与“缄口不言”(闭口不说话)区分。后者强调沉默,而“缄题”侧重书面表达的含蓄或书信的封装。


三、总结

“缄题”既可指书信的封题或书信本身,也可引申为写作中的隐晦表达,需结合语境判断。其核心关联“封闭”与“标记”,体现了古代书面交流的严谨性。

别人正在浏览...

傲很百岁之好暴兵抱琵琶閟宫并翼薄暗不粒不忺不谐程砚秋翠绕珠围殚穷道篇调习雕瑑蹀堶遁叛恩威二功返张风帆蜂窠唱戏忿欝高岑广车还课秽德魂爽火上加油奸弊郊使菫菜榄糖利齿儿六功龙币龙蛇飞动俛卬面豆彯缨剽缀平彻恰莫秦姬曲蚑蚑秋高认清柔蠕鋭利如应斯响神封説长道短书香世家蒜鉢子同进屠残相乌陷马坑仙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