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薄暗的意思、薄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薄暗的解释

[dusk] 微暗,天色将黑

黎明出门,薄暗归来

详细解释

犹昏暗。指光线微弱,视物模糊不清。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假使半夜之后,在薄暗中,远处隐约着一位这样的粉面朱唇,就是现在的我,也许会跑过去看看的。” 茅盾 《子夜》四:“他顾不得儿子,转身就往里面跑,薄暗中却又劈头撞着了一个人。” 沙汀 《磁力》:“他退向自己的小屋里去,在薄暗中彳亍着,感到一种强烈的憎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薄暗是汉语书面语词汇,指光线微弱、不明亮的昏暗状态,多用于形容天色将明未明或黄昏时分光线渐弱的朦胧景象,也可泛指光线不足的环境。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微弱的昏暗

    指光线不足造成的朦胧、不明朗的状态,区别于完全黑暗。常见于描写黎明或傍晚时分,如“薄暗的晨曦”“薄暗的暮色”。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时间特指性

    常与特定时段关联:

    • 黎明薄暗:天将亮时的微明状态;
    • 黄昏薄暗:日落后的余光朦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大词典》,2000年。


二、语义演变与用法


三、近义词辨析

词汇 核心差异 示例场景
薄暗 光线微弱且朦胧 薄暗的暮色笼罩山林
微暗 仅强调光线弱,无朦胧感 房间微暗,需开灯
晦暗 昏暗且压抑,含消极情绪 心情晦暗,如阴云密布

来源: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四、文学典例

“窗外是薄暗的黄昏,细雨如丝,远山隐在灰白的雾霭中。”

——茅盾《子夜》第三章

(刻画黄昏时分的朦胧光影,烘托氛围)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大词典》,2000年。
  3.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
  4.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 茅盾《子夜》,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重印版。

网络扩展解释

“薄暗”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光线微弱、视线模糊的状态。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解释:

1.基本含义

“薄暗”指光线昏暗、天色微暗,常见于接近黄昏或黎明时的自然光线下。例如鲁迅在《女吊》中写道:“在薄暗中,远处隐约着一位这样的粉面朱唇”,形象地描绘了模糊的视觉环境。

2.读音与结构

3.文学运用

该词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营造朦胧、神秘的氛围。如茅盾《子夜》中“薄暗中劈头撞着了一个人”,通过光线描写增强场景的真实感。

4.扩展解释

部分词典(如)提到“薄暗”可比喻知识浅薄或见识狭隘,但此用法较为罕见,主流仍以描述光线为主。

5.近义词与反义词

若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用法,可参考鲁迅、茅盾等作家的文学作品,或查阅权威词典(如、)。

别人正在浏览...

爱巢嗷嗷待食篦子长裾答不也大男大女雕红漆东胶堆墨发登放謌吠狗奉斋附审各有千秋攻注桂轺呵罗罗合簪候长矫国更俗敬惶谨介进送抗力窂浪乐欣纚属落叶阔叶林马革盛尸马熏耐烦难以忘怀搦战贫铗其命维新请画期牛取贷燃料油人面桃花散精骚苏商凭上泝上下床奢华身城生军生杀之权圣语沈几石盆识体缩身提阏投旗尪顿相朴人洗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