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调习的意思、调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调习的解释

(1).调治熟习。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卷前《杂说》:“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悦以使人,人忘其劳。且须调习器械,务令快利。”《华严经疏钞·十回向品》:“心善调伏,不调令调,以寂静法,而调习之。”

(2).调教训练。《诗·秦风·驷驖》“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唐 孔颖达 疏:“诸马皆须调习也。”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段宰妾》:“调习既久,容色殊可。 段 名之曰‘鶯鶯’,以为侧室。”《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选了一匹青色騸马,使人预先调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调习”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词法和历史用法两个层面解析。从《汉语大词典》及《辞源》记载,该词包含以下核心语义:

一、古汉语中的专业训练义 “调”取“调理、驯化”义,“习”指“练习、熟悉”,组合后多用于描述对动物或军队的系统训练。例如《后汉书》载“调习战马”指战马的适应性训练,《宋史》中“调习士卒”表示士兵的战术操演。

二、近现代语义的延伸 在明清文献中,“调习”引申为对技艺或器具的长期磨合,如清代笔记《池北偶谈》提及“调习琴瑟”,强调乐器的调试与演奏者技巧的融合。现代方言中偶见“调习农具”等用法,保留“调试适应”的底层语义。

三、词性特征与搭配规律 作动词时多接具体对象(如马匹、器械),隐含渐进性过程;作名词时表训练成果,如“三年调习,终有所成”。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属书面化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

“调习”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两个主要方面解析,具体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调治熟习
    指通过调整、治理使事物或技能达到熟练状态。例如:

    •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提到“调习器械,务令快利”,强调对工具的调整和熟练使用。
    • 佛教典籍《华严经疏钞》中,“调习”亦指以寂静法调伏内心,使之趋于平和。
  2. 调教训练
    侧重于对人或动物的教导与训练。例如:

    • 唐代孔颖达在《诗经》注释中解释“诸马皆须调习”,指训练马匹使其驯服。
    • 宋代洪迈《夷坚甲志》记载“调习既久,容色殊可”,描述对人物的长期教导。

二、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资料(如查字典)提及“调习”可指调整学习方法或习惯,但这一用法更接近字面拆分理解,需结合语境判断是否适用。

“调习”传统含义以“调治”与“训练”为主,多见于古籍;现代语境下的引申用法需谨慎辨析。

别人正在浏览...

挨排败军白头拜洗白衣秀士闭合思过菜馆乘坚策肥春料冬笋斗极陊落二立儿童文化宫发点刚傲膏发官卷海底捞月熯炽含垢忍污寒雁黑路画戟贾服箭簳简墨尊俎尖牙诘蹶精覈惊世骇目矜怜戢刃旧地廐牧距捍括次廓填繿縿令甲曼理玫瑰罋美髯公酿肆黏连捻钱妻贤夫祸少器重诠发阙簿散从烧焫唼食伸肌式仰时义隋侯之珠统合通愿颓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