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巴陵的意思、巴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巴陵的解释

(1).旧县名。 晋 太康 元年置,治所在今 湖南 岳阳 。1913年改名 岳阳县 。

(2).郡名。 南朝 宋 元嘉 十六年置。治所在 巴陵 (今 湖南 岳阳 )。隋 开皇 九年废。 唐 天宝 元年复置。 乾元 元年改称 岳州 。 隋 末 罗县 令 萧铣 起兵,即以此为根据地。

(3).山名。在 岳阳县 治西南,滨 洞庭湖 。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七:“昔 羿 屠巴蛇於 洞庭 ,其骨若陵,故曰 巴陵 。” 唐 朱庆馀 《与庞复言携酒望洞庭》诗:“帆自 巴陵山 下过,雨从 神女 峡边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巴陵是汉语中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专有地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


一、历史地名释义

巴陵指中国古代重要郡县,即今湖南省岳阳市及周边地区。其名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


二、地理特征溯源

名称来源与当地自然地理密切相关:

  1. 山陵地貌:据《舆地纪胜》载,岳阳城西南隅有“巴丘”(又名巴陵山),因丘陵地貌得名 。
  2. 水系关联:地处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古代巴人活动区域延伸至此,“巴”字或反映巴族文化影响(《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3. 战略地位:历代为水路要冲,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即描述其地理重要性。

三、文学意象象征

在诗词典故中,“巴陵”承载独特文化意象: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李吉甫(唐). 《元和郡县志》[古籍]. 中华书局点校本.
  3. 王象之(宋). 《舆地纪胜》[M]. 中华书局影印本.
  4. 史为乐.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Z].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5. 彭定求(清). 《全唐诗》[M]. 中华书局, 1960.
  6. 曾大兴. 《中国文学地名研究》[J]. 文学遗产, 2018(4).

网络扩展解释

“巴陵”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地理名词,主要包含以下三层解释:

  1. 旧县名
    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设巴陵县,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1913年更名为岳阳县,现为岳阳市辖区。其名称来源与神话传说相关,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后羿曾在此斩杀巴蛇,蛇骨堆积如山丘,故称“巴陵”。

  2. 郡名
    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置巴陵郡,治所位于巴陵(今岳阳)。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唐天宝元年(742年)复置,乾元元年(758年)改称岳州。隋末萧铣起兵时曾以此为根据地。

  3. 山名
    巴陵山位于今岳阳市西南,滨临洞庭湖。其得名同样源于“羿屠巴蛇”的传说,古籍中多称此地为“巴丘”或“巴陵”。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予观夫巴陵胜状”即指此处的山川形胜。

现代关联
如今的“巴陵”主要指湖南省岳阳市的别称,常见于诗文和历史文献中。例如岳阳楼景区仍保留着与“巴陵”相关的文化印记。

别人正在浏览...

八音匣忭跃濒近比体鹁鸽青曹务沉谋重虑冲汉从跸村井错喉打掕挣得济得能垫被顿段蹲龙俸廉抚毓改弦更张赶会告绝诟斥灌口挂牵贵州寒单鸿冢和丸护羌壶天惊聒惊魂失魄陵雨乱朝梦日篾帽木罂缻南面百城牛骥共牢青甸晴襟青衣鹊镜睿监若释重负三竿日身城世涂肆谤死数鸵鸟蜗角鬭争吴酸庠序先容纤纤遐禩谢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