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监军的意思、监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监军的解释

(1).监督军队。《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旧唐书·宦官传·高力士》:“监军则权过节度,出使则列郡辟易。”《明史·陈新甲传》:“ 若麒 自海道遁还,言官请罪之。 新甲 力庇,復令出关监军。” 郭沫若 《海涛集·涂家埠》:“照官制,党代表和总指挥是平行的,而且有监军的任务。”

(2).监督军队的官员。《后汉书·袁绍传》:“ 绍 遂以 岱 为监军。” 唐 房千里 《杨娼传》:“监军即命娼冒婢以见帅。” 元 无名氏 《延安府》第四折:“你为儿子行兇做爹的撇了战场,请你箇行号令的监军自想。” 清 高其倬 《蓟州新城》诗:“监军专将柄,司礼为阿衡。”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监军是中国古代军事制度中的重要角色,其含义和职能随着历史演变而变化,主要可从以下方面解释:

一、基本含义

监军指监督军队的官员或行为,核心是代表中央政权对军队进行控制。该词既指监督军队的职务(官职),也指行使监督权的行为。例如,《史记》记载齐景公派宠臣庄贾任监军,制约司马穰苴的兵权。

二、历史演变

  1. 起源与早期发展:汉武帝设“监军使者”,东汉、魏晋称“监军事”,均为临时派遣的监督者。
  2. 宦官专权时期:唐玄宗开始用宦官监军,中唐后形成“监军镇”,与统帅分庭抗礼,导致权力失衡。
  3. 明朝制度:以御史或宦官担任监军,专司稽核军队功罪赏罚。
  4. 清朝废除:因前代监军弊端,清朝取消此职。

三、职能与作用

  1. 监督军务:包括军事行动、军纪、将领行为等,确保军队服从中央。
  2. 权力制衡:通过分权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如唐代监军可直接向皇帝汇报,甚至干预指挥。
  3. 负面影响:监军常因缺乏军事素养而错误决策,如明代监军易征其被弹劾“贪生怕死,扰乱军令”。

四、典型例子

五、现代引申

现多用于比喻对他人严格监督或控制的行为,如“公司派来监军,限制部门自主权”。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案例或职能分析,可参考《史记》《旧唐书》等文献,或查阅(搜狗百科)的完整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二

监军《监军》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监军》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监理军队或指挥军事行动的将领。

拆分部首和笔画

《监军》这个词的部首是“示”,总笔画数为15。

来源

《监军》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军事制度中的监军制度,它是指在军中设立监察机构来监督和管理军队的行动。

繁体

《监军》的繁体字为「監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的《监军》有多种写法,例如「監軍」、「監君」、「鑒君」等。

例句

他被提拔为监军,负责指挥军事行动。

组词

监军制度、监军官、监军队

近义词

统军、指挥军队、监察军队

反义词

被监军、被指挥军队、被监察军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