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气保温效应的意思、大气保温效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气保温效应的解释

指大气层对大气下层和地表的保温作用。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氯氟烃以及水汽等既能吸收来自太空的长波辐射,又能拦截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下层和地表温度升高。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大气保温效应(又称大气效应或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通过吸收和反射长波辐射,对地表及低层大气起到保温作用的自然现象。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1.基本机制

2.保温过程

3.关键作用物质

主要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臭氧(O₃)、氧化亚氮(N₂O)、氯氟烃(CFCs)及水蒸气。它们通过吸收长波辐射参与保温过程。

4.与“温室效应”的区分

早期将大气保温效应类比为“温室”,但实际温室的保温机制以阻断空气对流为主,而非辐射吸收。因此科学界更倾向使用“大气保温效应”这一术语。

5.影响与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气体贡献或历史变化,可参考权威气候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气保温效应

意思

大气保温效应是指地球上的大气层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以此形成一个保温层,使得地球的表面温度相对较高。

拆分部首和笔画

大气 - 部首:大(一) 气(41) 笔画:21

保温 - 部首:亻(人) 宝(76) 火(火) 笔画:14

效应 - 部首:攵(攴) 羽(羽) 示(示) 笔画:11

来源

大气保温效应的提出和研究始于19世纪,由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福尔兹·斯图尔特于1861年首次提出,后来由瑞典化学家斯文·阿伦修斯进一步发展。

繁体

大氣保溫效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大氣保瘟效應

例句

大气保温效应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词

大气循环、保温材料、效应评估

近义词

温室效应

反义词

散热效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