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告诉,告知。《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 程乐宇 适然撞见 薛教授 ,正立在门前,告讼这事,又是可恼,又是可笑。”《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你从后门出去,到 姜爷 家把前后的事对着 姜爷 告讼告讼。”
(2).告状。 明 凌濛初 《宋公明闹元宵》第九折:“ 宋公明 翠乡一梦, 杨太尉 伤司告讼。”
告讼(gào sòng)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法律色彩的复合动词,由“告”与“讼”两个语素构成。《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为“控告诉讼”,指通过司法程序提出诉求的行为。该词的构词法属于同义复词,“告”本义为上报案情,《说文解字》释作“告,牛触人,角著横木,所以告人也”,引申为申诉;“讼”在《周礼·秋官·大司寇》中定义为“争财曰讼”,特指财产纠纷的诉讼。
在司法实践中,告讼包含两个维度:一是程序性指向,即向官府提交诉状启动司法程序,如《后汉书·百官志》载“凡有告讼,三公听之”;二是实体性诉求,涉及对人身权、财产权的争议主张。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书面语体,常见于法制史文献及法律文书,例如“邻里因宅基地界限告讼至县衙”的表述。
汉语权威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列为二级词汇,标注为“书面语”,与“诉讼”“控告”构成近义词组,但更强调诉讼行为的初始阶段。在语用层面,告讼多出现在司法文书、历史文献及学术著作中,日常口语中已被“起诉”“打官司”等通俗表达替代。
“告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ào sòng,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告诉,告知
指将事情或信息传达给他人。例如:
告状
指向官方或上级陈述纠纷、请求裁决。例如: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醒世姻缘传》等古典小说。
挨打受气梆鼓宝圭辩谳笔錔裨赞不能裁衣惝惝赤脚仙人侈言出月子代换儿童文化宫法议飞凤靴酆城气赶路公们俩股慄国道好肉剜疮号諡黑乌乌将引渐渐楬豆击鼓催花金鼇玉蝀吉象爵罗掘墓人空国来辟褴毵列士凌室流漂毛坯木獭木头橛子磐磐怯恇丘虚棋阵三贤十圣说朝南话炭妇贪货挑三拨四头口突盗魏草蚊虫文韬武略文勋柙床乡葬衔铁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