硷瘠的意思、硷瘠的详细解释
硷瘠的解释
亦作“鹻瘠”。犹卤瘠。 清 魏源 《军储篇四》:“即如 和珅 、 福康安 两家入官地亩,不下二三千顷,至今并未升科,屡次查催,地方官奉行不力,尽饱胥吏之槖,且有以鹻瘠换膏腴者。”
词语分解
- 硷的解释 硷 (礆) ǎ 同“碱”。 笔画数:; 部首:石; 笔顺编号:
- 瘠的解释 瘠 í 瘦弱:瘦瘠。 土地不肥沃:瘠土。瘠田。瘠薄。贫瘠。 薄,简约:“若是则瘠,瘠则不足欲”。 沃肥 笔画数:; 部首:疒;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硷瘠"是一个相对生僻的合成词,主要出现在土壤学或农学领域,用于描述特定类型的土地状况。其核心含义可以从构成它的两个汉字进行拆解和组合来理解:
-
词义拆解与组合:
- 硷 (jiǎn): 在现代汉语中,“硷”是“碱”的异体字或旧字形,两者含义相同。它指化学上的碱,即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其特性包括具有涩味、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等。在土壤学中,“碱”特指土壤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钠盐(如碳酸钠、碳酸氢钠),导致土壤溶液呈强碱性(pH值通常>8.5),土壤胶体吸附有大量钠离子(Na⁺)。这种土壤称为碱土或钠质土。
- 瘠 (jí): 本义指身体瘦弱,引申为土地不肥沃、贫瘠。指土壤中养分含量低、结构不良、保水保肥能力差,不利于植物正常生长。
- 硷瘠 (jiǎn jí): 将“硷”和“瘠”组合起来,“硷瘠”指的就是因土壤中含有过量的可溶性钠盐(碱)而导致土壤贫瘠、生产力低下的状态。它描述的是一种特殊的土地退化类型,即盐碱化(更具体地说是碱化)造成的土地贫瘠。
-
具体含义与特征:
“硷瘠”描述的土壤具有以下特征:
- 高碱性: 土壤pH值很高(常大于8.5甚至9.0)。
- 钠离子危害: 土壤胶体吸附了大量钠离子,导致土壤颗粒高度分散,湿时泥泞、粘闭不透水不透气,干时坚硬板结、龟裂成块。这种物理性质的恶化是导致“瘠”(贫瘠)的主要原因之一。
- 养分有效性低: 高pH环境会降低磷、铁、锰、锌、铜等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植物难以吸收利用。
- 有毒离子: 可能伴随高浓度的碳酸根(CO₃²⁻)、碳酸氢根(HCO₃⁻)等离子,对植物根系产生直接毒害。
- 有机质分解慢: 不利于微生物活动,有机质分解缓慢,土壤肥力难以提高。
- 植被稀疏: 自然状态下只能生长少数耐盐碱植物,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产量极低或无法耕种,呈现“瘠”的状态。
-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盐渍化: 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土壤中可溶性盐分(如氯化钠、硫酸钠等)过高造成的危害(盐害),以及钠离子过高造成的碱害(即“硷瘠”的核心)。盐渍化土壤的pH值可能高也可能接近中性。
- 盐土: 主要指以中性盐(如NaCl, Na₂SO₄)积累为主、pH值接近中性或略高的盐渍化土壤。其危害主要是渗透压过高和离子毒害。
- 碱土: 特指以钠质化(吸附大量Na⁺)和高碱性(高pH)为主要特征的盐渍化土壤,这正是“硷瘠”所描述的核心对象。碱土必然贫瘠(瘠)。
- 盐碱土: 常指盐分和碱化问题同时存在且都比较严重的土壤,是盐土和碱土的过渡类型。“硷瘠”可以看作是描述碱土或强碱化盐碱土贫瘠特性的词汇。
“硷瘠”是一个描述因土壤碱化(高钠、高pH)而导致土地物理结构恶化、养分有效性降低、有毒物质积累,最终呈现贫瘠、低产甚至荒芜状态的术语。它强调了“碱”是导致“瘠”的根本原因,是土地退化的一种重要类型。
权威来源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对“碱”、“瘠”单字的权威释义基础。 (官方出版物)
-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提供更详细的“碱土”、“盐渍土”等专业词条解释。 (官方出版物)
- 中国土壤学会官网相关科普或标准: 提供土壤学专业定义和分类标准(如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专业机构网站)
- 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如南京土壤研究所)网站科普文章或研究报告: 提供盐碱土(碱土)的危害、特征及治理信息。 (专业研究机构网站)
网络扩展解释
“硷瘠”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词义:指土地因盐碱化而贫瘠,即“卤瘠”。该词常用于描述土壤质地不肥沃、缺乏养分的状态。
- 结构:联合式合成词,由“硷”(同“碱”)和“瘠”(贫瘠)组合而成,强调土地的双重贫瘠特性。
2.语境与用例
- 文献出处:清代魏源在《军储篇四》中提到“鹻瘠换膏腴”,指官员用盐碱贫瘠的土地替换肥沃土地,暗含腐败现象。
- 现代应用:多用于农业或地理领域,描述盐碱化土壤的贫瘠状态。
3.字形与读音
- 读音:硷(jiǎn)、瘠(jí),整体读作jiǎn jí。
- 字形:
- “瘠”为形声字,部首“疒”(病字旁),总笔画15,本义与疾病导致的瘦弱相关,后引申为土地贫瘠。
4.相关词汇
- 近义词:卤瘠、贫瘠、硗薄。
- 反义词:膏腴、肥沃、丰饶。
5.补充说明
- “硷”的含义:通“碱”,指土壤中含盐分较高,导致植物难以生长。
- 与“瘠”的关联:单独“瘠”可形容人体瘦弱(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中的“病去而瘠”)或土地贫瘠(如“瘠土”),组合后更强调盐碱化土地的贫瘠特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或方言差异,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霸城白车愎勃诐遁哔啰博究草长莺飞诚身赤楝蛇宠幸愁予赐予诞登丹徼胆魄灯红酒绿调中放慵焚林而畋棺尸耗费号噪狐禅活鬼头集安箭筩见智见仁解饿桀驽解学精粲猎人炉鼎卯困妙楷台木榇木斛鸟兽驽蹄凭记苹苹婆留迁云齐功绮丽青贮嵚崎磊落跂息忍爱撒扇扇和十六才子素客宿闻我咱无关五善无眚小雪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