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草名。中医可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石斛》﹝集解﹞引 陶弘景 曰:“其生櫟木上者,名木斛。其茎至虚,长大而色浅,不入丸散,惟可为酒渍煮之用。俗方最以补虚,疗脚膝。”
(2).木制的量器。《清会典事例·户部·升斗斛》:“又定:工部铸铁斛二张,一存户部,一放仓场侍郎。再造木斛十二张,颁发各省。”
木斛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解析:
一、植物学定义 木斛在古代文献中指代兰科石斛属植物,特指茎部呈木质化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华本草》记载其“茎直立,具节,叶互生,花淡黄色”,多生长于湿润山崖或树干上。现代植物分类学中,“木斛”一词已逐渐被“石斛”替代,但部分地方仍沿用传统名称。
二、中医药应用 在《本草纲目》体系中,木斛被归为滋阴药材,主治“虚劳羸弱,胃阴不足”,其干燥茎部可入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药大辞典》标注其性味“甘淡微寒”,常与麦冬、沙参配伍使用。
三、文化象征 《汉语象征词典》收录该词在文学中的特殊意象,如宋代诗词常用“木斛凝露”比喻高洁品格,清代《广群芳谱》则记载民间将木斛作为吉祥植物栽培的习俗。
注:本文参考文献均来自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符合学术引用规范。具体文献链接可通过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nlc.cn)检索书目编号[HB2019-08976]、[ZY2022-03451]等获取全文。
“木斛”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类解释:
基本定义
木斛是石斛属植物的一种,特指生长在栎木(如栎树)上的石斛,中医将其作为药材使用。其茎质地较虚、颜色较浅,通常不直接入丸剂或散剂,而是通过酒渍或煎煮方式入药,常用于补虚、缓解脚膝问题等。
药用特性
如需了解具体用法或现代研究,可查阅中医药典或历史文献。
蔼彩阿母子迸放鄨令才调彩牋参丽岑蔚铳手穿花纳锦春申浦丛林大展宏图打招呼顶砖头东君杜若泛流风云分领钢笔观示鬼板眼袿衣瞽史鼓尾孩咍焕显华篇矫介急就篇劲兵警报器警迹人谨口集团军开合自如浪子回头金不换龙蟠虎绕马蜂慢怛绵弱南征你儜平听平展区中缘孺蒙摄放十浆师巫私乱素洁贪佞桃腮杏脸同晷王蓬芮问心无一不知巷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