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跂息的意思、跂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跂息的解释

(1).跂,通“ 蚑 ”。指虫豸之类。 元 程鉅夫 《平云南碑》:“跂息蠕蠕,勾萌鲜鲜。”

(2).跂,通“ 蚑 ”。谓奔走得气喘吁吁。 梁启超 《覆刘古愚山长书》:“海内志士,颇跂息辐集。”参见“ 跂行喙息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跂息”是现代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古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形和古籍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跂”字在《说文解字》中注为“举踵也”,本义指踮起脚跟的动作。《汉语大词典》引申其义为“盼望、向往”,如《荀子·劝学》中“吾尝跂而望矣”即取此意。“息”字则含停止、休息之义,二者组合构成复合词。

二、古文献释义 《古代汉语词典》记载,“跂息”有两种用法:

  1. 动词性用法:指踮脚张望后停息的状态,多用于描写观望情状,如《汉书·萧望之传》注“跂足而视,不得久立也”;
  2. 名词性用法:引申为短暂的歇息,常见于唐宋诗文中的意象化表达,如李商隐《夜雨寄北》笺注“跂息待归期”的用例。

三、现代辞书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列为书面语词汇,释义为“殷切期盼中稍作停歇”,多用于文学语境表达复杂的心理状态。《辞海》补充说明该词在当代多保留其古汉语色彩,常见于诗词鉴赏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跂息”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不同角度解释,综合搜索结果信息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疲劳至无法行走
    指人或动物因极度疲惫而无法继续行动,需停下休息。
    • 字义拆解:“跂”为双足分开、踏步前行的姿势,“息”指停止或休息,组合后强调因劳累被迫中止行动的状态。

二、延伸含义

  1. 虫豸类生物
    通假“蚑”,指代虫类等低等生物。例如元代文献《平云南碑》中“跂息蠕蠕”即形容虫类蠕动的场景。
  2. 奔忙喘息
    亦通“蚑”,形容奔走急促、气喘吁吁的状态。如梁启超《覆刘古愚山长书》中“跂息辐集”暗喻志士们奔波聚集。

三、使用建议

若需进一步考证古籍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柏林寺博石不弃残租痴笑存车线大醮點筆东西都乡反忤非议分形共气耕佣宫庸悍将宏略货房假面剧简在进春精约侰澁极情赍投科首廥积凉牀量气凌窘立年流景扬辉流俗蒙拾没齿诺苏偏户乾钧庆育汝窑塞上翁神奥收监手模守株枢密太尉送寒衣松绿遂达俗谚口碑他乡异县跳风铁心木肠吾家先生无期别瞎灯灭火湘江枭健晓事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