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小雪的意思、小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小雪的解释

(1) [Slight Snow (20th solar term)]∶中国农历中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1月22日或23日

(2) [small snow]∶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或等于2.5毫米的雪

详细解释

(1).二十四节气之一,相当于阳历11月22日或23日。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小雪而物咸成,大寒而物毕藏。”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三·气候集解》:“小雪,十月(夏历)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清 王士禛 《题<徐骑省集>后》:“寂寥小雪閒中过,斑驳新霜鬢上加。”

(2).少量之雪。《后汉书·张宗传》:“以 张将军 之众,当百万之师,犹以小雪投沸汤。”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一:“脚露在外边,蒙了白白一层霜,象小雪似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小雪"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五方面展开:

1. 节气名称(天文历法范畴)

《现代汉语词典》将"小雪"定义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每年公历11月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开始。此时中国北方地区开始出现初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说明此时降雪量尚未达到全年高峰。

2. 气象学术语(天气现象界定)

根据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小雪"特指24小时内降水量0.1-2.4毫米的固态降水天气现象,且积雪深度不超过3厘米。这种降雪特征需同时满足"降水量小""融化速度快"两个核心条件。

3. 文学意象(传统文化载体)

在古典诗词中,"小雪"常被赋予特殊意境,如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即通过小雪营造待客场景。宋代陆游《小雪》诗"檐飞数片雪,瓶插一枝梅"则将其与物候变化结合,构成典型东方美学意象。

4. 古籍记载(历史溯源)

《逸周书·时训解》最早记载"小雪之日,虹藏不见"的物候特征,《淮南子·天文训》更明确指出"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印证该节气在汉代已形成完整天文观测体系。

5. 现代应用(民俗与养生)

当代民俗学者在《中国节气文化》中强调,小雪节气衍生出"腌寒菜""制腊肉"等饮食习俗,中医理论则依据《黄帝内经》"冬三月,此谓闭藏"提出小雪时节的温补养生原则。

网络扩展解释

“小雪”一词包含双重含义,既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指气象学中的特定降雪强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作为节气的小雪

  1. 基本定义
    小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开始。此时黄河流域开始降雪,但雪量较小,故称“小雪”。

  2. 气候特征
    此节气标志着气温持续下降,寒潮活动频繁,降水形式逐渐由雨转为雪,但因“地寒未甚”,降雪量不大且不易积存。《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其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二、作为天气现象的小雪

在气象学中,小雪指24小时内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且积雪深度小于3厘米的降雪,能见度大于或等于1000米。需注意,节气“小雪”是气候概念,与天气预报中的“小雪”无必然关联。

三、其他相关信息

总结来看,“小雪”既反映了自然气候的阶段性变化,也承载了农耕文化与气象观测的双重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阿难班子饱其私囊弊坏禅数传道授业初学戴霜履冰达明诞伐凋讹洞感断烟笃论高言噩梦而立之年防波堤繁弱傅鹰攻抄贯族花绣花样护臂货主将就简肃假誉驰声刻识頯然鸾髻陆机雾马上吹濛濛眠蚕篾篓铭牌目瞪口张内仪门农林贫窘前功尽灭齐格楞峥七子八婿曲调悫善区庐柔指三日聋山形深拗世弊十指仓索垢寻疵缩囊通试屯踬武员闲明销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