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诚身的意思、诚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诚身的解释

谓以至诚立身行事。《礼记·中庸》:“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孔颖达 疏:“言明乎善行,始能至诚乎身。” 宋 陆游 《上史运使启》:“恭惟某官英姿山立,大度渊渟。不愧於天而不怍於人,卓矣诚身之学。”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如説格物是诚意的工夫,明善是诚身的工夫……诸如此类,始皆落落难合,其后思之既久,不觉手舞足蹈。”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诚身”是一个源自儒家经典的概念,指以真诚的态度修养自身并指导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诚身”意为以至诚立身行事,强调将“诚”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其中“诚”指内心真实无伪的状态,“身”则指个人修养与行为实践。

二、经典出处

  1. 《礼记·中庸》最早提出: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孔颖达疏注:“言明乎善行,始能至诚乎身。” 说明实现“诚身”需先明辨善恶。

  2. 宋明理学发展:

    • 陆游在《上史运使启》中赞“诚身之学”;
    • 王守仁《传习录》将“诚身”与格物致知关联,视为修身的关键步骤。

三、内涵解析

  1. 内外统一性:既要求内在真诚无欺,也需外化为具体行动。
  2. 道德实践观:如宋代彭龟年诗句“诚身自孝悌,玩理潜天渊”,体现从孝悌等日常伦理践行“诚身”。

四、应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人对自身修养或他人品德的评价,例如:

注:现代语境中,“诚身”可作为传统文化研究术语,其核心理念与当代“诚信”“知行合一”等价值观相通。如需具体文献例证,可参考《中庸》原文及宋明理学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诚身》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意指“真诚的身心”,它强调一个人内心和外表的一致性,对于自己和他人都保持真实、诚实和正直的态度和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诚身》这个词的部首为“讠”和“⺈”,共有10个笔画。 来源:《诚身》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它在《庄子》中有所提及,用来描述一个人的言行态度和品德,与自我修养和真实性息息相关。 繁体:繁体字“诚身”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都是“诚身”。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诚身”的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没有太大区别。 例句:他对人对己都非常诚身。他的诚身令人钦佩。 组词:诚心、身份、真诚、诚实。 近义词:诚实、真实、正直。 反义词:虚伪、不诚实、狡诈。

别人正在浏览...

把似坌塺波势步师鸧鸹赐饯待到诞马叨贪稻香打细调动涷雨动之以情杜伯黩慢独用发亮纺塼法信霏雾烽子福礼凫卢貂跟缉贯百关移桂殿兰宫棍儿茶过背过抵还隐含真客花灯戏憬憧颈戾惊癎捐骸聚合拘拿丽人蜜香树木城目卧内丹青城客亲事弃卧视觉思念死期谭天説地頽圮文君垆屋基乌眼鸡夏涝祥河闲章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