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监官的意思、监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监官的解释

监察或管理地方事务的官吏。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诸侯王, 高帝 初置之,金印紫綬,治其监官,掌监郡县,秩比六百石,后为刺史。”《后汉书·百官志五》:“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本注曰: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宋史·职官志七》:“诸镇置於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西湖佳话·钱塘霸迹》:“吾初起兵时,与 钱鏐 、 刘孟安 、 阮结 、 富阳 闻人宇 、监官 徐及 、 新城 杜稜 、 餘杭 凌文举 、 临平 曹信 ,俱为都将,号称‘ 杭州 八都’。”

国子监、将作监、钦天监等官署的官员。《旧唐书·礼仪志四》:“贷钱一万贯,五分收钱,以供监官、学生之费。” 宋 欧阳修 《濮议一》:“第一札子催修营房,责中书何不速了,因请每营差监官一员。”《明史·职官志三》:“﹝ 洪武 ﹞三年改司天监为钦天监。四年詔监官职专司天,非特旨不得陞调,又定监官散官。”《清史稿·职官志二》:“并定监官升转不离本署,积劳止加升衔,著为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监官”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主要职责为监察或管理地方事务。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监官指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员,其核心职能是监督地方行政、司法及官员行为,确保政令执行。该词由“监”(监察)和“官”(官吏)组成,强调对官员的监督管理。

二、历史沿革

  1. 起源:最早设于战国时期,由君主的秘书“御史”兼任监察职能。
  2. 汉代发展:汉惠帝时期明确监官职责为“掌监郡县”,秩比六百石,后演变为刺史。
  3. 宋元明清:宋代监官兼管地方治安与税收,清代规定监官升转不离开原属机构。

三、职责与功能

四、文献记载

该职多次见于《汉纪》《宋史》《清史稿》等史书,例如《宋史·职官志》提到“诸镇设监官,管火禁或酒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朝代监官制度,可查阅《中国历代职官辞典》或《汉唐监察制度史》等专著。

网络扩展解释二

监官

监官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监”和“官”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监”字的部首是“皿”,笔画数为12;“官”字的部首是“宀”,笔画数为8。


来源

《监官》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代官制中。它指的是负责监察国家官员工作情况的人,可以理解为监督官员的职位。


繁体

《监官》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監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监官》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需要查阅相关古代资料。


例句

1. 他被任命为监官,负责监督官员的工作表现。
2. 监官认真地巡视了各个部门,以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3. 这个国家的监官制度能够有效地遏制官员的腐败行为。


组词

监察官、监督官、监管官、监令官等。


近义词

监察官、监督员、巡视员、督察等。


反义词

被监督者、被监察者、被监管者等。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泰语系骜肆白冠厘缨败迹八络葆祷鬓顔簸汰勃欝草藳常朝崇尊愁布袋床上安床答白搭搭撒撒吊葬端壹遁呪恶作剧泛辞方天樊鹿飞吻府经厅负墙挂拍刮揸孤帐寒信壑舟监本焦恻矜疑开哄开许酷狠賫旨流天澈地六凿漫天彻地甿讴牧守潜难遣谪耆利却勾杉槽漆斛少而精是非曲直衰飒泷冈烁电蓑衣裙体大思精铁勒武荫无字儿空瓶险脆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