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下达政令。《礼记·礼运》:“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殽以降命。” 孔颖达 疏:“殽,效也。言人君法效天气以降下政教之命。”《晋书·乐志上》:“惟天降命,翼仁祐圣。”
“降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降命”指发布或下达政令,尤其指君主效法天意制定并颁布政令。例如《礼记·礼运》提到“政必本于天,殽以降命”,意为政令需效仿天道来颁布。
词源与经典出处
延伸含义
在部分语境中(如),可能引申为通过权力压制他人威严或强制服从,但这种用法更偏向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官场行为,非核心词义。
主要用于古籍或历史文献中,描述古代统治者的执政行为,如“降命安民”“降命改制”等。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学术讨论或文言文解析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原文或延伸用法,可参考《礼记》《晋书》等文献,或查阅汉典等权威词典。
《降命》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接受命令或者承受压力。
《降命》由部首降和命组成,降部首为阝,命部首为口。降的拆解部首为⻖,共7画;命的拆解部首为亻,共2画。
《降命》来源于古代道家经典《道德经》的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降人之命。”这句话表明真正善于领导和管理的人,并不通过强权和争斗来处理问题,而是善于降低身份,以引导他人。
《降命》的繁体字为「降命」。
古代港澳台地区称作“畦畹稟命”。
他一直以降命为乐,善于通过引导和协调来实现团队目标。
降低、降临、降伏、命令、命运。
顺从、顺命、承认、服从。
抗命、抗拒、反抗、违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