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端的意思、五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端的解释

指五帝各所尚的服色。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曰三统五端,化四方之本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故同时称帝者五,称王者三,所以昭五端,通三统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端"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典籍与历史语境解析:

一、儒家礼制概念

《礼记·礼运》记载:"五端者,仁、义、礼、智、信之发端也",指儒家伦理体系的核心出发点。东汉郑玄注疏强调"五端犹五德之始,君子修身必先正其端",此说为历代士大夫修身准则。

二、中医情志学说

《黄帝内经·素问》将"喜怒忧思恐"定义为五志,元代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发展为"五端"理论,认为情志过度可致五脏损伤:"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体现中医整体观。

三、汉代哲学范畴

董仲舒《春秋繁露》提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发为五端",此处指阴阳五行学说中物质运动的基本形态。

四、器物形制术语

《周礼·考工记》郑玄注提及"玉琮五端",指礼器玉琮的五个规整端面,象征"五方天帝"的祭祀等级制度。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华经典古籍库《礼记》注疏
  2. 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帝内经校注》
  3. 中华书局《春秋繁露义证》
  4. 国家图书馆《周礼正义》数字化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

“五端”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

一、五帝服色说(历史文献义)

指五帝所崇尚的不同服色体系,源自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书中提到“三统五端”为治国之本,强调五帝(不同朝代或时期)各自崇尚的服色制度,属于古代礼制范畴。例如:

二、端午节植物说(民俗义)

指端午节悬挂的五种植物,用于驱邪避毒,具体包括: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山丹花)。这一习俗源于中国民俗认为农历五月是“毒月”,而端午(五月初五)为“九毒日之首”,故悬挂五端并配合雄黄酒等仪式以祈福禳灾。

三、其他延伸含义

部分文献中将“五端”与“三统”并提,作为古代政治哲学概念,象征政权合法性与制度传承。


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词义。若涉及传统文化,通常指端午节的五种植物;若引用古籍(如《春秋繁露》),则指向五帝服色制度。建议结合文献原文或民俗背景进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阿阇梨剥毁璧宫笔囊拨头操赢致奇瞋目竖眉荡魂摄魄道店道迎叨膺颠逸吊胆提心凋疏对股黩刑笃艺二十四友帆脚份地凤舄腹蟹更版瞽儿词国祚函片候禽华林护臂奸讹骄騧羁步距石据杖渴骥奔泉夔皋括耳枯硬立体交叉戾疫卢狗迈上棉纸瞑眴末光弄盏传杯偏校破盘前娘奇想天开软皂入玄神道碣师宜通笺五金闲衣小鸟依人下首嘻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