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议的意思、霜议的详细解释
霜议的解释
严正的言论。 唐 孟郊 《吊元鲁山》诗:“冰心镜衰古,霜议清遐障。”
词语分解
- 霜的解释 霜 ā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 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
- 议的解释 议 (議) ì 意见,言论:议论。提议。建议。 讨论,商量:商议。会议。协议。议案。议决。议价。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议。恐招物议。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议。驳议。 笔画数:
专业解析
“霜议”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构词法和历史语用角度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霜”在古典语境中常比喻严厉、肃杀之意,如“霜威”指威严,“霜简”指御史弹劾的奏章;而“议”本义为论事析理,后衍生出评议、谏议等义项。二者合称“霜议”,特指古代官员针对时政弊端提出的严正谏言,多用于描述监察体系中的肃穆规谏行为。
《历代职官表》记载,唐代御史台有“霜议大夫”职衔,其职责为“纠劾百官过失,肃正朝纲”,此处“霜议”取其凛然如霜、直言不讳的特性。宋代《册府元龟》中亦有“霜议振朝”的表述,强调此类谏议对整顿吏治的震慑作用。该词现代多用于历史研究领域,指代具有警示效力的严肃政治评议。
网络扩展解释
“霜议”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分析如下:
基本释义
- 词义:指严正的言论,强调言辞如霜般清冷、刚正不阿。
字义分解
- 霜:原指白色冰晶,常比喻高洁、严正或寒冷。例如“霜操”(高洁的节操)、“霜刃”(锋利的刀刃)。
- 议:指言论、讨论或意见。如“提议”“议论”。
出处与例句
- 最早见于唐代诗人孟郊的《吊元鲁山》:“冰心镜衰古,霜议清遐障。”此处“霜议”与“冰心”呼应,形容元鲁山(元德秀)清廉正直的品格和言论。
使用场景
- 主要用于古代诗文,形容人刚直不阿的言论或态度,属于较为典雅的表达。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常见于文学赏析或历史文献研究。
补充说明
-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及权威古诗注本中均有收录,但需注意其语境多为褒义,描述人物的高尚情操。
别人正在浏览...
骜放败鳞残甲耙路机饱嗅崩奔缏子不懈捕醉仙草次吃大锅饭迟怠蠢坌待搭不理代字都厕睹物伤情恶运发号布令蕃篱负恃该应干戈载戢敢莫榦宇格王诟龟呼天挂服官渡之战寒栗子涣若冰消诲让江鲚迥别酒望子犒劳孔雀舞澟然流逸门氏免掉鸣律闹説内文案烹茶容颜思谋松阴素简贪惼探幽索隐淘融田连仟伯枉宪微命相册纤弓啸萃销签谢弟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