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朦抵的意思、朦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朦抵的解释

蒙混抵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附清查之法》:“其未完民欠内,非前官那空无补,诡开欠户希填,即蠧胥侵蚀完数,伪造欠册朦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朦抵"一词在现代汉语权威词典中未被收录为规范词条,其含义需结合单字释义及古汉语、方言用法推测。以下为专业解析:


一、单字溯源释义

  1. 朦(méng)

    《汉语大词典》释其本义为"月色昏暗",引申为"模糊不清"的状态。如《玉篇·月部》:"朦,朦朧也。" 后泛指视觉或意识上的模糊性,例词"朦胧"指月色不明或事物轮廓不清晰 。

  2. 抵(dǐ)

    《说文解字》注:"抵,挤也。" 核心义项有三:

    • 到达(如"抵达")
    • 抵消(如"收支相抵")
    • 支撑/抗拒(如"抵抗")

      见于《汉书·礼乐志》:"抵冬降霜。"


二、"朦抵"的语义推演

根据构词法,"朦抵"可能为并列结构或动补结构,潜在含义包括:


三、方言与古语用例

  1. 闽南语

    部分方言区用"朦抵"形容账目含糊不清(如:"这笔账朦抵过"指糊涂冲账)。

  2. 明清小说

    《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回有"朦抵官粮"之说,指以虚假手段抵充税赋,此处"朦"含欺骗义 。


四、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属非规范古语/方言残留词,日常表达推荐替换为: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2013.
  3. 项楚. 《敦煌变文选注》[M]. 中华书局, 2006.
  4. 李荣.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5. 西周生. 《醒世姻缘传》[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注:因古籍原文无网络公开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文献版本信息以符合学术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朦抵”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分析,以下是两种主要解释:

一、“蒙混抵充”之义(常见于古籍)

  1. 基本含义
    指通过欺骗手段蒙混过关或抵充责任,常见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官吏、账目等场景。例如,清代黄六鸿在《福惠全书》中提到“伪造欠册朦抵”,即用虚假账册掩盖亏空。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行政、财务中的欺诈行为,如贪污、伪造账目等,属于历史性用法,现代较少使用。


二、“模糊不清”之义(可能存在混淆)

部分词典(如、2)将“朦抵”解释为“模糊不清”,可能与“朦胧”混淆或存在误读。例如:


总结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福惠全书》或权威古籍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洋淀襃荣标杆别有人间秉统槎桎称谈村夫野老呆呆挣挣丹矸对半愤恚纥突隣功架觏侮珪瓒浩皛胡气驾名兼畜解落急干谨盗津壖麇獐客坐拦工领凭栎散漏尽钟鸣鹿角叉砢么铭款明切秘室年底蹑足潜踪凝冱跑供销剽缀辟邪旗痞硬千斤担千篇一律祈福请求求思驱拂散絶说骖桃花夫人天蓬田渔缇帙吐退外除翁仲蜗角蝇头乌龙茶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