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缣帛的意思、缣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缣帛的解释

(1).绢类的丝织物。古代多用作赏赐酬谢之物,亦用作货币。《周礼·天官·典丝》“掌其藏与其出,以待兴功之时” 汉 郑玄 注:“时者若温煖宜縑帛,清凉宜文绣。”《史记·滑稽列传》:“数赐縑帛,檐揭而去。” 唐 韩愈 《许受韩弘物状》:“ 韩弘 荣於宠赐,遂寄縑帛与臣。”

(2).作书写用。《后汉书·宦者传·蔡伦》:“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縑帛者谓之纸。”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故有刀笔铅槧之説, 秦 汉 末用縑帛。” 清 周亮工 《与胡元润书》:“ 王荆公 作字,未尝轻用縑帛,独於佛语用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四节:“ 两汉 学校发达,经学又极烦琐,士人录写大量经传师说,竹简重,缣帛贵,很自然的需要一种代用品,纸就在这个需要下产生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缣帛是中国古代一种细薄的高级丝织品,具有多重用途和历史文化意义。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材质

缣帛由双丝织成,质地细薄、柔软轻便,且不透水。其原料为桑蚕丝,早期使用野生蚕丝,后发展为人工养殖加工。

二、历史起源

三、主要用途

  1. 书写载体:用于公文、信件、典籍等,因吸墨性好且便于携带,被视为纸发明前的最佳书写材料之一。
  2. 绘画与地图:适合绘制精细图画,如荆轲刺秦所用的“图穷匕见”地图即推测为帛卷。
  3. 货币与赏赐:作为贵重流通物,汉代常以缣帛纳税或赏赐臣民,一匹帛可换720斤大米。

四、优缺点

五、相关文献

现存缣帛文献多为帛书,如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楚帛书》等,是研究古代文字、绘画的重要实物资料。

缣帛是古代贵族专属的高端文化载体,虽因成本限制未能普及,但推动了早期文字记录和艺术发展,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缣帛的中文词义

《缣帛》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丝织品的一种,也可用于比喻物品的精美和珍贵。

缣帛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缣帛》的拆分部首是“纟”,笔画数为11画。

缣帛的来源

《缣帛》一词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尔雅·释衣》中,它是古人对丝织品的一种称呼。

缣帛的繁体写法

繁体字中,《缣帛》可写作「縑縛」。

缣帛的古时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缣帛》常被写作「縑」和「帛」。縑原指细薄的丝织品,帛指粗厚的丝织品。

缣帛的例句

1. 他穿着一袭华丽的缣帛之衣,显得格外庄重。
2. 这幅画中的山水,如同缣帛般精致而细腻。

与缣帛相关的组词

缣帛之衣、缣帛纤维、缣帛富商

缣帛的近义词

丝绸、绸缎、纺织品

缣帛的反义词

粗布、麻布、毛织品

别人正在浏览...

柏席八阵图北方人布隆迪参诘漕赠程校词腔单乘倒毙倒见帝阙地竈多礼番假浮喧格林尼治含明隐迹烘堂猴年马月回照嗟屈鸡内金金刚钻金瓯无缺君山老父柯榄苦衷榔梅缭墙灵知丽食六物论抵木功疲悴巧言利口戚貌情丝青腰禽困覆车权闭羣朋仁董三条烛撒殢滞山庄霜霰硕士四冥踏籍檀晕调胹微涓伪貌文人汙莱显白象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