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赠的意思、漕赠的详细解释
漕赠的解释
亦称“ 漕截 ”。旧时指于征收漕粮正税外所加收的赠贴。《清会典事例·户部·赠贴银米》:“各省漕粮,旧係军民交兑,运军需索,多为民累。后改为官收官兑,因酌定赠贴,随漕徵给。各省名目不同,多寡不一。 山东 、 河南 谓之润耗, 江苏 、 安徽 谓之漕赠, 浙江 谓之漕截。”
词语分解
- 漕的解释 漕 á 利用水道转运粮食: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漕粮。漕河。漕渠。漕船。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 赠的解释 赠 (贈) è 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赠与。赠礼。赠言。赠序(送别的文章)。赠别。赠送。回赠。 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追赠。 驱除:以赠恶梦。 笔画数:; 部首:贝;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漕赠”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历史背景和语义演变来理解:
一、历史税收术语(主流解释)
含义:指古代在征收漕粮正税之外附加的赠贴费用,属于地方财政的补充形式。
- 背景:明清时期,漕粮通过水路(漕运)运输至京城,过程中会产生损耗和管理成本,因此地方政府在正税外征收额外费用,称为“漕赠”或“漕截”。
-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名称不同,如山东、河南称“润耗”,江苏、安徽称“漕赠”,浙江称“漕截”。
二、成语用法(较少见)
含义:比喻以物资或财富捐赠国家或他人,表达奉献精神。
- 构成:“漕”指水运物资,“赠”指捐赠。
- 典故:源自汉代官员邓析捐粮助国的故事,后引申为褒扬贡献行为。
使用建议
- 学术/历史文献:优先采用税收术语解释,需结合具体朝代政策分析。
- 文学/口语场景:可借用其比喻义,但需注意语境是否适配。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清会典事例》等史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漕赠》是一种汉字词语,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信息:
意思:《漕赠》来自于古代中国,是指给予度量衡的公式,用来衡量货物的载运能力。
拆分部首和笔画:《漕赠》这个词包含了水部和贝部两个部首,总共有13个笔画。
来源:《漕赠》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最早见于《清史稿·兵部七》。
繁体:《漕赠》的繁体字保持不变,仍然是「漕贈」。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漕赠」可以写作「漕贈」。
例句:我给予他一个漕赠,他可以用来衡量他的货物载运能力。
组词:与《漕赠》相关的组词有「漕运」、「贈予」等,它们与《漕赠》有着相似或衍生的意思。
近义词:与《漕赠》相近义的词语有「赐予」、「给予」等,它们表示相似的意义。
反义词:与《漕赠》相反义的词语可能是「剥夺」、「收回」等,它们表示相反的意义。
希望以上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