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霜和霰。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报满辞阁疏》:“煦蒸霜霰,莩甲云露。” 唐 杜甫 《青阳峡》诗:“魑魅啸有风,霜霰浩漠漠。” 宋 欧阳修 《山槎》诗:“山中苦霜霰,岁久无春色。”
(2).喻恶势力。 唐 孟郊 《答友人》诗:“道语必疎淡,儒风易凌迟。愿存坚贞节,勿为霜霰欺。” 明 陆采 《明珠记·伪敕》:“他犯着龙鳞怒,难宽霜霰威。”
“霜霰”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
指霜和霰两种自然现象,形容极寒的天气或环境。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诗词库等来源。
《霜霰》是一个表示寒冷天气的词语,常用于形容冬天的天气状况。这个词汇由两个部分组成:霜和霰。
霜:雨部首,15笔
霰:雨部首,14笔
《霜霰》这个词出自《红楼梦》,原句为“龙骧虎步云遮霜,雨断云开霰满天”。霜和霰被用来描写冷冽的气候,意味着天空飘满了细小的雪花或冰晶。
《霜霰》在繁体中的写法为「霜霰」。
在古代汉字中,霜的写法为“霜”而霰的写法为“韯”。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但意义相同。
1. 寒冬里,大地上洒满了白色的霜霰。
2. 清晨起床,窗外的树叶上结满了霜霰。
霜花、霜降、雨霰
冰雪、冰晶、雪花
阳光、晴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