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守边塞。 唐 刘禹锡 《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诗:“护塞无南牧,驰心拱北辰。”
谓护堤堵缺口。《宋史·周莹传》:“与 郝守濬 护塞 宋州 决 河 。”
护塞是汉语中具有双层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一、军事防御概念 指古代对边境关塞的军事保护行为,最早见于《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3卷第567页,释义为"防卫边塞要地"。该用法常见于《旧唐书·李勣传》等史籍,特指唐代边疆将士"修葺城垣,严备护塞"的戍边活动。
二、中医术语概念 在《黄帝内经素问》注疏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再版)第89页记载,中医体系中的"护塞"指通过药物或针灸调理,达到"固护气机,闭塞邪气入侵通道"的治疗机理。现代《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将其归类为扶正祛邪的治疗法则。
建议专业研究者参考中华书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等权威工具书获取更详尽的释义溯源。
“护塞”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防守边塞
这是最常见的含义,指古代在边境要塞进行防御或守卫。例如唐代刘禹锡的诗句“护塞无南牧,驰心拱北辰”,即体现了这一用法。
护堤堵缺口
在水利工程中,指对堤坝的缺口进行封堵或维护。如《宋史·周莹传》记载:“与郝守濬护塞宋州决河”,描述了治理河堤的场景。
补充说明
如需具体例句或更多词语扩展,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高权威性来源。
巴拉半避殿壁垒秉穗伯伯叉子处石从班列大部分鼎邑夺嫡反老还童革斁剗浇刮目相看关门落闩规仿顾盼海岸山脉怀金垂紫昏耄舰艇鸡肤鹤发进港经体赞元窘弊冀州看耍勒戒乐讬两等小学堂脸嘴论纲枚卜难题佞禄盘根究底被发入山牵牵扯扯栖荡齐儿青节青堂羌擒讨穷山僻壤遒警确苦趋世融晶删削圣教神庐霜厉淑德坛山刻题材童子痨温树象觯西蕃心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