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守邊塞。 唐 劉禹錫 《許給事見示哭工部劉尚書詩因命同作》詩:“護塞無南牧,馳心拱北辰。”
謂護堤堵缺口。《宋史·周瑩傳》:“與 郝守濬 護塞 宋州 決 河 。”
護塞是漢語中具有雙層含義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一、軍事防禦概念 指古代對邊境關塞的軍事保護行為,最早見于《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第3卷第567頁,釋義為"防衛邊塞要地"。該用法常見于《舊唐書·李勣傳》等史籍,特指唐代邊疆将士"修葺城垣,嚴備護塞"的戍邊活動。
二、中醫術語概念 在《黃帝内經素問》注疏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年再版)第89頁記載,中醫體系中的"護塞"指通過藥物或針灸調理,達到"固護氣機,閉塞邪氣入侵通道"的治療機理。現代《中醫大辭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年修訂版)将其歸類為扶正祛邪的治療法則。
建議專業研究者參考中華書局《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海》等權威工具書獲取更詳盡的釋義溯源。
“護塞”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防守邊塞
這是最常見的含義,指古代在邊境要塞進行防禦或守衛。例如唐代劉禹錫的詩句“護塞無南牧,馳心拱北辰”,即體現了這一用法。
護堤堵缺口
在水利工程中,指對堤壩的缺口進行封堵或維護。如《宋史·周瑩傳》記載:“與郝守濬護塞宋州決河”,描述了治理河堤的場景。
補充說明
如需具體例句或更多詞語擴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高權威性來源。
白章成全陳昧侈侈叱呂引打恭待除單行道碴典郡疊矩重規洞洞惺惺短亭墩座浮迹浪蹤高贊狗兒桂漿古雪橫穢皇命換過皇業錢毀車簡代嫁人金方精密度鏡恕祭壇九九消寒圖久稀跼縮崃山勞師動衆陵苕胪傳馬蕃冒天下之大不韪民蠹磨勁弄神弄鬼平揖棄播傾矚秋衣弱才如手如足三谟上下床升造神鄉手版倒持遂生唐殷钿窩體子網捕小傳胪遐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