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青堂羌的意思、青堂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青堂羌的解释

古代少数民族名。 吐蕃 的一支。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 青堂羌 ,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髮。”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青党羌 ,本 吐蕃 别族, 唐 末,蕃将 尚恐热 作乱,率众归中国,境内离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青堂羌,又称“青唐羌”,是中国古代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羌人部族及其所建政权的名称,主要活跃于北宋时期(11世纪至12世纪初)。其名称来源于其政治中心青唐城(今青海西宁)。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角度,结合历史文献进行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地理与部族属性

    “青堂羌”特指以青唐城(今青海西宁)为核心聚居区的羌人部落联盟。其名称中“青堂”(或“青唐”)为地名,“羌”指古代西羌民族的一支。该部族以藏族先民为主体,属吐蕃族群的分支,北宋文献中常称其为“吐蕃唃厮啰部”。

  2. 政权名称

    公元1032年,首领唃厮啰在青唐城建立政权,史称“青唐政权”或“唃厮啰政权”。其疆域涵盖今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及四川西北部,成为与宋、西夏鼎立的西北地方政权。


二、历史背景与特征

  1. 政治地位

    青堂羌政权通过联宋抗夏的策略维持独立。北宋为牵制西夏,册封唃厮啰为“宁远大将军”“保顺军节度使”,双方开展茶马贸易,青唐城成为丝绸之路南线枢纽。

  2. 文化融合

    政权融合汉、藏、回鹘及羌族文化,推行佛教(藏传佛教),青唐城内建有大型佛寺,《宋史》载“城中之屋,佛舍居半”。

  3. 衰落与终结

    12世纪初因内部分裂,北宋趁势出兵(1103年王厚攻占青唐),政权灭亡,其地改置为“鄯州”,纳入宋朝统治。


三、文献依据


四、拓展知识

青唐城遗址位于今西宁市城区,现存宋代城墙残迹及佛寺遗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印证了青堂羌政权的历史地位。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青唐羌”词条,上海辞书出版社。
  2. 李华瑞《宋夏关系史》,河北人民出版社。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八,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宋史·吐蕃传》,中华书局校勘本。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现代研究著作可参考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平台。)

网络扩展解释

“青堂羌”是中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属于吐蕃(藏族先民)的分支,其历史记载主要见于宋代文献。以下是综合多方信息的详细解释:

1.族源与历史背景

2.文化与技术特色

3.地理分布与政权

4.名称辨析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罢尽抱理边埵鄙妒鄙慢朝邑察书车船费触手聪明寸量铢称登锋陷阵德輶如羽帝机兜圈子斗蚀督工防吏蠭蒙浮沤钉狗鼠不食汝余孤念黑糊糊合体鸿章巨字划得来昏花贱婢娇声娇气空尠狂飈良聚连玺瞭亮猎鹿龙眉龙象会论杀铭感千夫蜣转清浊软声三段碑扇仙甚至于折干世标诗琴拾踊手教手文受支配水尺宿直踏撬通街颓阘象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