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厉的意思、霜厉的详细解释
霜厉的解释
明亮锋利。 晋 张协 《长铗铭》:“长鋏陆离,弭凶防违;素刃霜厉,溢景横飞。” 唐 王勃 《七夕赋》:“君王迺驭风殿而长怀,俯云臺而自矫。矜雅范而霜厉,穆冲衿而烟渺。”
词语分解
- 霜的解释 霜 ā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 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
- 厉的解释 厉 (厲) ì 严格:厉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厉行(妌 )节约。 严肃:严厉。声色俱厉。 凶猛: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磨,使锋利:厉兵秣马。再接再厉。 古同“疠”、“癞”,恶疮。
专业解析
“霜厉”是一个较为书面化且带有文学色彩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在于形容一种如寒霜般冷冽、严酷、肃杀的气质、态度或气势。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
字面义与核心意象:
- “霜”: 指自然界中的霜,具有寒冷、洁白、锐利(霜刃、霜锋的联想)、肃杀(使草木凋零)的特性。
- “厉”: 意为严厉、猛烈、严肃、锐利(同“砺”)。
- 组合义: 两字结合,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冰冷刺骨、毫不留情、威严逼人、令人敬畏甚至带有肃杀之气的状态或特质。它强调的是外在表现或内在气质所具有的高度严苛、冷峻、锐利和不可抗拒的力量感。
-
引申义与用法:
- 形容人的气质、神态或态度: 指人神情严肃冷峻,目光锐利如霜,态度严苛,不近人情,令人望而生畏。例如:“他目光霜厉,扫视全场,无人敢出声。” 这体现了人物威严、冷峻、难以接近的一面。
- 形容自然现象或环境: 形容秋风、寒气等凛冽刺骨,具有摧折万物的肃杀力量。例如:“霜厉的秋风扫过原野,草木尽凋。” 这里突出了自然力量的严酷无情。
- 形容言辞、法令或气势: 指言辞犀利尖锐,法令严苛无情,或某种(如军队、剑气)气势逼人,锋芒毕露。例如:“其谏言霜厉,直指时弊。” 或 “军容整肃,杀气霜厉。” 这强调了其锐利、严酷、不可侵犯的特性。
- 形容季节(深秋/初冬): 特指秋末冬初霜降时节那种寒冷肃杀的气候特征。
-
情感色彩:
- “霜厉”通常带有中性偏严肃、冷峻甚至略带负面的色彩。它强调的是一种强烈的、不容置疑的、甚至带有破坏性或威慑力的严酷感。虽然有时可用于形容正面的威严(如执法如山),但更多时候传递出一种寒冷、严峻、令人不适或畏惧的氛围。
-
权威引用参考:
- 该词虽非现代汉语最常用词汇,但在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时有出现,用以刻画特定的冷峻严酷意象。其释义和用法可参考权威汉语词典对“霜”和“厉”的引申义项组合理解。
- 例如,《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在“霜”字条目下虽未直接列出“霜厉”词条,但对“霜”的释义包含“比喻严厉、威严”(如“霜威”)、“比喻高洁”(如“霜操”)、“比喻白色”(如“霜鬓”)等,这些义项与“厉”结合,共同构成了“霜厉”的核心内涵。
- 在古籍中可见其应用,如《晋书》中形容人物“志气霜厉”,《全唐文》中描述“霜厉而杀”的秋风等,均体现了其冷峻严酷的含义。这些历史语料印证了该词的经典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霜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
明亮锋利
多用于形容刀刃或武器的寒光与锐利。例如晋代张协《长铗铭》中“素刃霜厉,溢景横飞”,以“霜”比喻刀刃的冷冽白光,“厉”则强调锋利特性。
-
庄重严肃
引申为形容人的气质或行为冷峻威严。如唐代王勃《七夕赋》中“矜雅范而霜厉”,通过“霜”的冷感与“厉”的严格,刻画君王庄重的仪态。
二、字义分解
- 霜:本指白色冰晶,常引申为“洁白”“冷冽”(如“霜刃”形容刀剑寒光)。
- 厉:原意为“严格”“猛烈”,古文中通“砺”(磨刀石),故含“锐利”之意。
三、文献例证
该词多见于古文,如:
- 武器描写:“长鋏陆离……素刃霜厉”(《长铗铭》)。
- 人物刻画:“君王迺驭风殿而长怀……矜雅范而霜厉”(《七夕赋》)。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汉典网(来源标注)等权威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奥折巴金磅磄宝鸡薄设设变正博泛差布村声雕当钓璜老钓诗鈎多马方字法先王風火事孚释绀幰歌伴供偫过翼鹤颈横遮竪挡荒乱换算表瓠蠡建倡肩子祭红激活经济危机敬祝举纲牢羞累俘礼爱领巾漫溃悯世攀髯谦肃青娥气压表染尘人赏邑甚而至于势穷力竭私科子天墨剔灯推逊外间湾环微分乌金搨吴侬兀兀穷年五作纤魄小学而大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