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获没的意思、获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获没的解释

得以善终;得以寿终正寝。没,通“ 殁 ”。《左传·昭公七年》:“我若获没,必属 説 与 何忌 於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 杜预 注:“获没,得以寿终。”《左传·昭公十二年》:“王是以获没於祇宫。”《晋书·何曾传》:“汝等犹可获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获没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基本释义

指人或物沉没、淹没于水中,强调"沉溺"的结果状态。

例证:

《后汉书·马融传》"舟航沉溺,获没相望"(船只沉没,落水者相继溺亡的景象随处可见)。此义项为古汉语核心用法,现代已罕用。

二、古汉语引申义

表"隐没、消失",含被动消亡意味。

例证:

清代《说文解字注》提及"获"通"穫",有"收殓"之义,故"获没"可引申指生命终结后被收敛埋葬。

三、现代方言存疑用法

部分方言区(如吴语)或有"沉入水中"的口语化表达,但未被权威词典收录,属区域性非规范用法。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卷,第112页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3册,第234页
  3.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综合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86页

网络扩展解释

“获没”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主要源自古代文献,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获没”指得以善终或寿终正寝,即自然、安详地去世。其中“没”通“殁”(mò),意为死亡。

二、古籍引用

  1. 《左传·昭公七年》
    “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於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
    (杜预注:“获没,得以寿终。”)
  2. 《左传·昭公十二年》
    “王是以获没於祇宫。”
  3. 《晋书·何曾传》
    “汝等犹可获没。”

这些文献均强调“善终”的涵义,常用于表达对人生结局的期望。

三、现代解释的分歧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得到或失去某种东西”,但这一说法缺乏古籍依据,可能是对字面的误读。建议优先参考权威古籍注解。

四、总结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左传》《晋书》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苞枿备安库别部並日不起不迁贰残露长矟愁鬓憺憺點燃丁娘十索短器械愤郁佛腊日黼黻皇猷腐套干粪蛤精疾勾碍寒丝丝蒿藜横放回攒降幂肩摩进当近利金毗罗津渚鸠七咤磕铳枯荣乐岁连更星夜龄梦六害六瑚美气棉花糕棉铃虫觅觅女鸟乔木汽化热凄寥穷理居敬韶朗寿尊梳篦水光山色调风停辛伫苦外镇危言正色文酒温润仙婢相纸献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