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gol] 晒干后用作燃料的牲畜粪便
“干粪”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晒干后用作燃料的牲畜粪便。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如汉典、汉语词典等),干粪指通过晾晒去除水分后的牲畜排泄物,主要用途是作为燃料使用。其拼音为gān fèn,注音为ㄍㄢ ㄈㄣˋ,英文对应词为argol 。
用途与特性
干粪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常用于燃烧取暖或烹饪,因其干燥后易燃且资源易得。这种利用方式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
字义分解
相关表达
该词在成语或俗语中较少出现,但存在如“朽木粪土”等与“粪”相关的比喻性表达 。
若需进一步了解传统燃料使用或农业习俗,可参考相关民俗文化资料。
《干粪》是指经过干燥处理后的动物粪便。它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有机肥料,被广泛用于种植业、畜牧业等领域。
《干粪》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干”和“粪”。其中,“干”字的部首是“干”,笔画数为4;“粪”字的部首是“米”,笔画数为10。
《干粪》这个词的来源较为简单,是由“干”和“粪”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它用来指代被处理后的固体动物粪便。
繁体字中的《干粪》为「乾糞」。
古代汉字的写法在一些细节上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代,干字的写法为「干而下垂直向上的点」,粪字的写法为「田字旁加两点」。
1. 马厩的干粪经过堆肥处理成为有机肥料。
2. 农民们将干粪散布在土地上,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3. 畜牧场将干粪运送到农田,作为肥料使用。
1. 混合干粪
2. 干粪处理
3. 干粪堆肥
4. 干粪肥料
5. 干粪利用
1. 粪肥
2. 粪便
3. 动物粪便
1. 新鲜粪便
2. 生粪
3. 湿粪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