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危言正色的意思、危言正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危言正色的解释

[honest speech and severe countenance] 非常认真地以忠直之言相告

详细解释

刚直的言论和严正的态度。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有非常之时者,必待非常之主,然后危言正色,抗议直辞。” 宋 曾巩 《<范贯之奏议集>序》:“公为人温良慈恕,其从政宽易爱人,及在朝廷,危言正色,人有所不能及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危言正色”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在关键时刻以刚直的言论和严肃的态度表达警示或劝诫,目的是引起他人重视。该成语强调语言与态度的双重庄重性,常用于描述忠言直谏的场景。

二、出处与典故

最早出自唐代陈子昂的《谏灵驾入京书》:“必待非常之主,然后危言正色,抗议直辞,赵汤矍而不回。”。宋代文献《宋史》中也有类似用法,如“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三、用法特点

  1. 语法功能:多作定语或状语,修饰忠直言论(如“她危言正色地劝告”)。
  2.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侧重客观描述态度而非褒贬。
  3. 结构形式:联合式结构,由“危言”与“正色”并列组成。

四、近义与关联表达

五、现代应用

适用于需要强调严肃沟通的场合,如职场谏言、政策讨论等。例如:“面对环境危机,专家危言正色地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演变或具体用例,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危言正色

危言正色,是一个成语,形容在紧要关头或危险时刻发表言论或警告,语气庄重严肃,表达对局势的忧虑或警示。

部首和笔画

危言正色的部首是卩(人字旁),其中“矢”部表示这个词是与箭矢有关的。它的总体笔画为13画。

来源与繁体

《危言正色》一词最早见于《呂氏春秋‧安慎》一书,后被历史上的许多书籍引用。在繁体字中,危言正色被写作「危言正色」,字形结构与简体字保持一致,只是一些笔画形状上有所区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危言正色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区别,主要是在字形结构上稍有差异。而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传承的历史原因,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因为书写形式和笔画的变动而使字形产生了变化。

例句

他危言正色地警告我们,当前************,必须采取行动。

组词

- 危险:形容危险的状态或环境。

- 言论:指人们表达观点或意见的言辞。

- 正式:形容庄重、正式的风格或行为。

近义词

- 直言相告:形容毫不拐弯抹角地直接告知对方重要的信息。

- 当机立断:在关键时刻迅速做出决策。

反义词

- 搬弄是非:指故意制造事端或挑拨离间,目的是让局面混乱或恶化。

- 言过其实:表示言论夸大其词或不准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