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户絶的意思、户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户絶的解释

绝户。无子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户絶"是汉语历史词汇,指因家庭无男性继承人导致户籍断绝的特殊现象,多出现于古代户籍制度与宗法社会语境中。该词由"户"(户籍单位)和"絶"(断绝)构成复合词,最早见于宋代法典《宋刑统》。

从法律层面分析,户絶家庭需遵循特殊财产处置规则。《宋会要辑稿》规定户絶资产可由在室女继承,无女则"依条没官"。明代《大明律》补充近亲继承权,反映宗族社会对户籍延续的重视。

社会史学研究显示,户絶现象与古代赋役制度密切相关。彭丽华在《唐宋户绝财产与女继子嗣》中指出,南宋时期户絶案例占比约3.5%,多由战争、疫病造成男性继承人缺失导致。该现象客观上促进了女性财产权的发展,《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多起女儿成功继承户絶田产的司法案例。

现代汉语中,"户絶"作为历史术语见于《中国历史大辞典》,特指"因无子嗣而断绝户籍的家庭形态",常与"户绝田""户绝条贯"等历史概念关联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户絶”是古代法律和社会制度中的特定概念,其含义可从两个层面理解:

一、血缘与继承层面 指家庭无男性子嗣继承宗祧,导致父系血缘断绝。根据《唐律疏议》记载,“无后者为户绝”,即无论亲生或过继,若没有男性继承人则视为绝户。例如《宋史·食货志》提到户绝家庭财产处理时,需通过官方“命继”程序指定继承人。

二、户籍与赋税层面 作为国家户籍管理单位,“户絶”意味着纳税主体的消亡。如寡妇家庭(女户)在其去世后无人继承,该户籍单位即告消失,财产收归官府。元代《元典章》更明确规定,户绝家庭的田宅、人口等资产需全部充公。

补充说明: 该概念在宋元时期法律文书中频繁出现,反映了古代宗法制度与赋税体系的紧密关联。现代汉语中,“绝户”一词仍保留其核心含义,但已脱离古代法律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黯然销魂班功行赏背会北坛褊躁蔽明赐国窜繞摧落倒心伏计點放都将对偶蠹叶恩德反相反转来羹粥旱雷鸿誓沪江兼官家亲讥诽蠲除嗑牙料嘴兰署唠噪愣怔良笃龙种懵懵迷彩内家妆烹银辟头破分虬屈凄艳全天候羣动人亡物在赏拔山郭少甚么翣翣眼声势赫奕诗归时劫曙更跳钟馗僮御推恕枉临翁博文楼无厚下摆小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