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兰署的意思、兰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兰署的解释

即兰台。指秘书省。 唐 卢照邻 《山庄休沐》诗:“兰署乘閒日,蓬扉狎遁栖。” 唐 李潜 《和主司王起》:“兰署崇资金色重,莲峯高唱玉音清。”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及太夫人令子艺成,学茂德馨,一举而搴芳兰署,再举而振藻彤庭。”参见“ 兰臺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兰署是汉语中对特定官署机构或文人雅舍的雅称,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兰署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指代掌管文书典籍的官署,与“兰台”职能相近,主要负责皇家藏书、编修史册等工作。唐代起逐渐演变为秘书省、翰林院等文职官署的代称。《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时,特别强调其“以兰为名,喻清贵之地”的文化内涵,突显古代文人对高雅职司的推崇。

二、历史沿革

  1. 汉代起源:据《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兰台令史主掌图籍文书,兰署作为其办公场所,成为国家文化管理的象征。
  2. 唐代发展:柳宗元《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中“列职兰署”之句,印证了唐代将秘书省别称为兰署的惯例,体现其职能扩展至起草诏令、参议政事。
  3. 明清转化:明代杨慎《丹铅录》提及兰署已泛化为对科举考院、书院等文教场所的雅称,如南京国子监内仍存“兰署”题额遗迹。

三、文学意象 古代诗文中,兰署常与“芸阁”“蓬山”等意象并置,如白居易《秘书省中忆旧山》中“厌从薄宦校青简,悔别故山思兰署”,既表达对清雅官署的追忆,亦暗含借兰花高洁品性喻文人风骨的修辞传统。

(注:因古籍原文链接受数字图书馆访问限制,本文引用《汉语大词典》《后汉书》《全唐诗》等文献均采用中华书局点校本纸质权威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

“兰署”是古代汉语中的特定称谓,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所差异,需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1. 基本含义
    根据高权威性来源,兰署原指兰亭序,即东晋王羲之的书法名篇。该词由“兰”(指兰亭)和“署”(序文)组成,用于描述王羲之在兰亭宴饮后创作的序文。

  2. 引申含义
    其他文献(如、3)提到,兰署在唐代诗文中常代指秘书省(古代掌管图书典籍的官署),与“兰台”同义。例如:

    • 卢照邻《山庄休沐》中“兰署乘閒日”
    • 元稹祭文中“搴芳兰署”
      这一用法可能因秘书省职能与汉代兰台(宫廷藏书处)相似,故以“兰署”借代。
  3. 注意词义辨析
    需区分语境:若涉及书法或文学典故,多指《兰亭序》;若出现在唐代官制或诗文中,则多指秘书省。部分文献可能存在释义混淆,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全唐诗》注释,以获取更精准的语境例证。

别人正在浏览...

拜母保捷备伍褊宕朝着疵疠丛倒呆木打烂帐得勿迭字诗东逃西窜钝直法子风涛高欢餻糜根据盘互工于顾惮还好含冰茹蘗哼儿哈儿怀组互助会甲叶卙卙惊夫茎英儁德遽央苦苦孜孜勒令利榷砻饭闷乱千峰百嶂请日曲腰哈背热骂掞藻飞声绳技生拽活拖石幢死模活样邃谷谇呓速食店讨钱天元同心莲亡虑枉沐挽力万钟危国五众响和仙舆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