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粥的意思、羹粥的详细解释
羹粥的解释
菜羹和稀饭。 宋 苏轼 《李氏园》诗:“抽钱筭间口,但未搉羹粥。”
词语分解
- 羹的解释 羹 ē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羹汤。肉羹。鸡蛋羹。 笔画数:; 部首:羊; 笔顺编号:
- 粥的解释 粥 ō 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小米粥。 像粥的东西:泥粥。乱成一锅粥。 粥 ù 古同“育”,生养。 古同“鬻”,卖。 笔画数:; 部首: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羹粥”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基本含义指菜羹和稀饭,常用来比喻贫寒的生活或简单的饮食。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羹”指较稀的汤类食物,“粥”则是稠的流质主食。二者组合后,字面意义为简单的饮食,但更深层指代生活清苦或物质匮乏的状态。
二、出处与用法
- 文学出处
出自宋代苏轼的《李氏园》诗:“抽钱筭间口,但未搉羹粥。”这里通过“羹粥”描述百姓因赋税繁重只能维持最低饮食水平的情景。
- 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生活简朴、经济拮据,或对比富足与贫困的语境。例如:“虽居陋室,羹粥度日,却心怀坦荡。”
三、语法结构
- 词性:名词性成语,可作宾语、定语。
- 近义词:粗茶淡饭、箪食瓢饮。
- 反义词:锦衣玉食、山珍海味。
四、延伸意义
成语通过饮食的简朴,映射出古代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也隐含对清廉自守或安贫乐道精神的褒扬。例如:“他一生清廉,甘愿羹粥布衣,不取不义之财。”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词背景,可参考苏轼《李氏园》的完整赏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羹粥(gēng zhōu)是一个中文词汇,意思是指煮熟的稀饭或汤类食品。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羹粥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羹粥的拆分部首是⺬(疒)和米,其中⺬部表示“病”,米代表稻谷。字形结构笔画数为13画。
来源和繁体:
羹粥一词源自于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据说,盖羹字最初是由象形字“肉”和“匕”组合而成,表示将肉切成片煮熟后的样子。而粥由米和火组合而成,表示将米煮成粥的样子。如今,繁体字在中国大陆较少使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羹字也有不同的写法。有的写作“羹”,内部结构是由“肉”字在上,“火”字在下。还有一种写法是“羸”,内部结构是由“羊”字在左,“良”字在右。这些古代写法在现代汉字中已经不再使用。
例句:
1. 今天的早餐有一碗热腾腾的羹粥。
2. 寒冷的冬天里,一碗热羹粥是最好的暖身食品。
组词:
与羹粥相关的常见组词有羹匙(gēng chí,汤匙)、羹匙簟(gēng chí diàn,羹匙倚在食盒边的簟子)、粥碗(zhōu wǎn,盛粥的碗)等。
近义词:
与羹粥意思相近的词汇有稀饭(xī fàn)和粥(zhōu),它们都指的是煮熟的米饭。
反义词:
羹粥的反义词是生米(shēng mǐ)和生稀饭(shēng xī fàn),它们指的是没有经过煮熟的米饭。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