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黎明的更柝声。 唐 祖咏 《宿陈留李少府揆厅》诗:“旅泊倦愁卧,堂空闻曙更。”
(2).指黎明。 唐 钱起 《夏日陪史郎中宴杜郎中果园》诗:“引满不辞醉,风来待曙更。” 唐 段成式 逸句:“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
曙更,汉语复合词,由“曙”与“更”组合而成,特指天将亮时的最后一更,常见于古代文献与诗词描写。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分层解析:
字义分解
词源与用法
该词属偏正结构,以“曙”限定“更”的时间范围。明代《五杂俎》提及“五更残夜,曙更鸡鸣”,描述天光初现、更鼓将尽的时段。清代《御定佩文韵府》引例证:“曙更钟动,星斗阑干”,展现拂晓时分的静谧意象。
文化关联
曙更象征昼夜交替,承载古人“勤勉惜时”的寓意。如《唐诗纪事》载白居易诗“曙更趋朝早,寒灯伴影孤”,借曙更表达官员夙兴履职的勤恳。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说文解字注、五杂俎、御定佩文韵府、唐诗纪事。
“曙更”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黎明的更柝声
指古代夜间报时用的梆子声(“更柝声”),特指黎明时分的最后一次打更声。这种声音标志着天将破晓。
指黎明本身
引申为天亮前的短暂时段,即“拂晓”或“破晓”时刻。
如需进一步查阅,可参考汉典、汉语大词典及诗词注解。
把钓白鼠扳留班治保媒拔宅上升谗女蝉翼纱持持愁诉床垂当口掉转地照二人传放迁寡母庋县河夫贺庆黄橙隳坏忽突縠纹简淡坚韧不拔讥忿经商积余击斩橘化为枳苦克兰干老家儿緑林豪士麻枯慢舞蛮淫黾池模碑木觚女教癖洁破哑铺递齐齿秋飈秋玉任重致远渗漉首功说错悚慑天衣黈纩外职亡羊得牛问慰相尽相女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