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黎明的更柝声。 唐 祖咏 《宿陈留李少府揆厅》诗:“旅泊倦愁卧,堂空闻曙更。”
(2).指黎明。 唐 钱起 《夏日陪史郎中宴杜郎中果园》诗:“引满不辞醉,风来待曙更。” 唐 段成式 逸句:“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
“曙更”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黎明的更柝声
指古代夜间报时用的梆子声(“更柝声”),特指黎明时分的最后一次打更声。这种声音标志着天将破晓。
指黎明本身
引申为天亮前的短暂时段,即“拂晓”或“破晓”时刻。
如需进一步查阅,可参考汉典、汉语大词典及诗词注解。
曙更(shǔ gēng)是一个多音字词,有两个常见的意思。一是指“天刚亮的时候”,多用于形容早晨的黎明时刻或太阳刚升起的时候。二是指“朝代变迁时期的新近前夜”,多用于形容重大历史事件即将发生的时刻。
曙更的拆分部首是日和曰,其中日部表示与“太阳”相关的意思。曙更的总笔画数为12。
曙更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其中曙的意思源于《史记·触龙者》:“一鸣曙霞。”更则有“更替”的意思,指代代变迁。
曙更的繁体字为「曙更」,繁体字形态较为复杂,但仍能保留着曙更的基本意思。
在古代,曙更的写法可能略有差异。早期的汉字写法可能会将曙写作“曷”,读音相同;更可能用于表示朝代变迁时期的新近前夜的意思,字形也会有微小的变化。
1. 天亮了,大地上弥漫着曙更的光辉。
2. 在曙更的时刻,人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期待着新的篇章的开启。
曙光、曙色、曙日、春曙
黎明、拂晓、早晨
黑夜、暮色、傍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