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拱揖的意思、拱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拱揖的解释

亦作“ 拱挹 ”。1.拱手作揖以示敬意。《周礼·夏官·小臣》“小臣掌王之小命,詔相王之小法仪” 汉 郑玄 注:“趋行拱揖之容。”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致天之届,拱揖羣后。” 唐 张绍 《冲佑观》诗:“拱揖高让,神人乐推。”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公﹞病且亟,余往候之,气已微矣,犹披衣端坐作拱揖状。” 清 曹寅 《赠卜者杨老》诗:“ 杨老 性淳慤,拱揖类童子。”

(2).环绕卫护。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长冈巨阜,紆餘盘屈,以相拱揖抱负。” 元 周琦 《野狐岭》诗:“连冈束重隘,拱揖犹城垣。”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又有 白蚌 、 甘丹 、 色腊 、 寻鹅 四大寺,远近拱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拱揖”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礼仪内涵的复合词,由“拱”和“揖”两个动作组合而成。根据《汉语大词典》及《古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拱”指双手合抱于胸前,呈弧形,如抱鼓状,是古代表示恭敬的肢体语言;“揖”则是双手合抱后自上而下或前后轻轻摆动,伴随躬身动作的礼节。二字连用后,词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1. 本义

    指具体的行礼动作,即拱手作揖。例如《庄子·大宗师》中“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的语境下,“拱揖”指友人相见时的礼节性动作,体现相互尊重。

  2. 引申义

    引申为对人或事物的推崇与敬服。如《宋史·道学传》载“天下士人拱揖圣学”,此处借行礼动作比喻思想层面的尊崇。

  3. 词性特征

    作名词时表示礼节形式(如“行拱揖之仪”),作动词时强调动作过程(如“拱揖而进”)。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特别指出,该词在古籍中多用于描述士大夫阶层的礼仪规范。

本释义综合参考了《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3年修订版)及《说文解字注》等权威辞书,并结合《庄子》《宋史》等典籍用例进行语义溯源。

网络扩展解释

“拱揖”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主要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释义

  1. 拱手作揖以示敬意
    指双手合于胸前作揖行礼,表达尊重或谦逊的态度。这一含义在多个文献中均有记载,例如《周礼·夏官·小臣》提到“趋行拱揖之容”,唐代张绍的《冲佑观》诗中也用“拱揖高让”形容恭敬姿态。

  2. 环绕卫护
    用于描述地形或建筑群相互环绕、形成护卫之势。如宋代庄季裕《鸡肋编》提到山冈“紆餘盘屈,以相拱揖抱负”,元代周琦的诗句“连冈束重隘,拱揖犹城垣”也体现此意。


二、出处与例句


三、成语应用

“拱揖指挥”出自《荀子·富国》,结合“拱揖”的谦逊态度与“指挥”的调度能力,强调以德服人而非强权的领导方式。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文学及成语典故的用法,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周礼》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苞瓜悲切切崩扰辨说闭房比较语言学春歌待得阨急恩沾讽动雰霾覆溺趺坐关吏国律海马寒蚓浩浩汤汤和物蝗螟徽文讲员结驷连镳界限炯心居牙亢位扣边款待魁衡恋恋流潢龙輀鸾停鹄峙曼睇眠花藉柳铭旌木红毬木禺马破步乾没亲雠青史留芳染房柔辔三尺桐桑茎实霜晖鼠腊丝牦堂帘檀慧探篹桃花癸水天文通黠退直乡部下潠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