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待哺的意思、嗷嗷待哺的详细解释
嗷嗷待哺的解释
[cry piteously for food;waiting to be fed with cries of hunger] 嗷嗷:哀号声;待:等待;哺:哺育,喂养。原意指小鸟饥饿时叫着要东西吃的样子。后常用以形容饥民渴求得食而急待解救的悲惨情景
可奈满城无粮,嗷嗷待哺。——蔡东藩《唐史演义》
详细解释
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 清 戴名世 《上刘木斋先生书》:“佣书客游,乞食自活,家累二十口,嗷嗷待哺。” 廖仲恺 《消费合作社概论》一:“而嗷嗷待哺之众,乃与牛马牺牲同其命运。”《当代》1981年第6期:“家里就剩下她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
词语分解
- 嗷嗷的解释 亦作“嗸嗸”。.哀鸣声;哀号声。《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陆德明 释文:“嗸,本又作嗷。” 高亨 注:“嗸,同嗷。嗷嗷,雁哀鸣声。”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万方
- 待哺的解释 谓等待喂食;等待食粮。 唐 皇甫冉 《赋长道一绝送陆邃潜夫》序:“众雏嗷嗷,开口待哺。”《宋史·富弼传》:“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明史·外国传一·朝鲜》:“顾以封疆多故,土瘠民贫,内供本国之军需
网络扩展解释
“嗷嗷待哺”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释义
原指雏鸟饥饿时哀叫等待母鸟喂食,后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或处境困难急需援助的情景。多用于形容灾民、困境中的群体。
出处
- 最早出处:出自《诗经·小雅·鸿雁》的“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 历史文献:宋代穆修《上监判刑郎中书》提到“老幼数口,嗷嗷待哺”,汉·荀悦《前汉纪》也记载类似用法。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饥寒交迫、啼饥号寒、涸辙之鲋。
- 反义词:丰衣足食、家给人足。
用法示例
- 自然比喻:小鸟饥饿时“嗷嗷待哺”,如“第一次看到小鸟嗷嗷待哺,同学们感到新奇”。
- 社会场景:形容灾民困境,如“非洲灾民嗷嗷待哺,急需粮食”;或历史描写,如“战争年代哀鸿遍野、嗷嗷待哺”。
结构解析
- 嗷嗷:象声词,模拟哀鸣声。
- 待哺:等待喂养,强调急切需求。
应用注意
- 语境:多用于书面或正式描述,带有较强画面感和情感色彩。
- 对象:可指人或动物,但需符合“急需救助”的核心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原文,可参考《诗经》、宋代穆修著作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嗷嗷待哺是一个常用的成语,表达的意思是婴儿在等待哺乳。现在我来解答你的问题:
拆分部首和笔画:
嗷嗷待哺这个词拆分的部首是口,总共有18个笔画。
来源:
嗷嗷待哺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尚书·周书·天监》这本古代文献。
繁体字:
嗷嗷待哺的繁体字是「嗷嗷待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笔画和写法方面,嗷嗷待哺这个成语与现在相似。
例句:
小宝宝嗷嗷待哺,表示他们饥饿而等待有人喂养。
组词:
嗷嗷哭泣、待人照料、饥肠辘辘。
近义词:
虎踞龙盘、声嘶力竭。
反义词:
休息饱食。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