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皇教的意思、皇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皇教的解释

皇帝的教化、政令。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天静人和,皇教遐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皇教”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皇帝的教化与政令,强调君主通过权威手段对臣民进行教育和治理。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详细解释

  1. 权威性与政治性
    该词强调君主通过政令实现对社会的规范,例如曹植《王仲宣诔》中“天静人和,皇教遐通”,体现了政令畅通、社会安定的理想状态。
  2. 教育功能
    部分文献扩展解释为“君主对臣民的教导”,体现皇帝在道德和文化层面的引领责任。

三、应用场景

四、文献来源

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时期曹植的文学作品,印证了该词在古代政治语境中的使用。现代词典(如汉典)也将其定义为“皇帝的教化”。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历史用例,可参考《王仲宣诔》原文或权威词典的扩展解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皇教》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皇教》是指皇帝信奉、倡导、推行的宗教,亦称为帝教或德教。这是一种帝王中心的宗教信仰体系,在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拆分部首和笔画

《皇教》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白”和“攵”,其中“白”为部首,表示“白色”;“攵”为偏旁部首,表示“撇捺的形状”。根据笔画顺序,拆分后的《皇教》共有13画。

来源

《皇教》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对于统治者的权力和威严拥有绝对的崇拜和崇敬。因此,皇帝倡导并推崇一种特定的宗教信仰体系,这就被称为《皇教》。

繁体

《皇教》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均为“皇教”。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因为字符形状和结构的变化,与现代简化字写法有所不同。对于《皇教》这个词,古时候的写法为“黄教”。

例句

1. 皇教是古代中国社会的主要信仰之一。

2. 皇帝的权威来自于对《皇教》的信仰。

3. 皇教的传承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组词

1. 皇帝

2. 宫廷

3. 祭祀

4. 王权

5. 拜谒

近义词

1. 帝教

2. 德教

3. 黄教

4. 君教

5. 皇权信仰

反义词

1. 民间信仰

2. 私人信仰

3. 宗教自由

4. 世俗信仰

5. 非宗教信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