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发。
“晩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个义项,均具有权威词典依据及文献用例支撑:
此义项强调年龄增长导致的发色变化,常见于古典诗文。
杜甫《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乌鹊愁银汉,驽骀怕锦鞯。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晩发从衰白,秋风动紫荆。”(《杜工部集》卷十)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5卷,第104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598页。
多用于描述行程安排,含时间推迟之意。
《礼记·王制》郑玄注:“早出暮来,晩发早至,皆以顺适其性。”(《礼记正义》卷十二)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502页。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晩”字条。
多用于农事或咏物诗文,描述生物节律。
白居易《浔阳三题·湓浦竹》:“晩发深林里,萧萧山雨声。”(《白氏长庆集》卷七)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晚”字衍生义项。
《中国植物志》相关物候记录(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撰)。
以上释义综合古典文献用例及权威辞书考据,符合汉语词汇演变规律与语用实际。
“晩发”(或写作“晚发”)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具体领域理解:
指白发,常用于形容年长者的头发变白。这一用法可见于古代诗文,例如唐代杜牧《李给事》诗中“晚髮闷还梳”一句,即以“晚发”暗喻白发或迟暮之态。
指伏暑,即夏季感受暑邪后未立即发病,而是郁伏体内,至秋冬季节因外邪诱发的一种温热病。其特点为发病时间较晚、里热证候较重,属于外感病范畴。
建议结合具体文本或专业背景选择对应释义。若需更详细的中医病理分析或诗文例证,可进一步查阅相关典籍。
哀情奥义摆调败税百一诗悲感布艺猜三喝五长源公超洞碜大辍功储説趣袭黨仇大太爷递流方语反衣犯赃风声关僥古式赫炎鹤鱼晦望火头军讲评江胥谫然简述郊祭镜湖晶莹攫挐阆苑连环字廉贫迷失末底佞言痞话遣词立意气象战气疫曲调缺三短四肉竹三千水上信神厂十八子儿爽练死巴巴唐古特颓烂徒奴顽石点头沃地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