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奥主的意思、奥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奥主的解释

(1).国内之主。指君主。《左传·昭公十三年》:“ 共 有宠子,国有奥主,无施於民,无援於外。” 孔颖达 疏:“奥是内之义。”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今者殷忧未已,祸难相寻,宗社无依,奥主宜立。”

(2).深沉明睿之主。《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上非奥主,下皆市人。” 吕延济 注:“奥,深也。言非深沉知人之主也。”

(3).主谋者。《宋书·袁豹传》:“ 梁 益 人士,咸明王化,虽驱迫一时,本非奥主。”

(4).靠山。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昼 以 卿 为奥主,随驾至 洛 下,携同年数人,醉於 梁祖 私第,因折牡丹十许朵。”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书》:“彼其依凭陛下恩宠,以为姦人奥主,故颠倒宇宙,浊乱世界,而得以无忌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奥主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古语词,其核心释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深居之主

《汉语大词典》指出本义指「居室深处的主事者」,原指宅院中主持内务的核心人物,后引申为隐秘之处的实际掌权者。唐代李德裕《智囊赋》中「藏机奥主」即用此义。

二、政权核心

《辞源》收录其政治含义为「国家权力的实际掌控者」,特指不居显位却掌握实权的统治者。如《后汉书·董卓传》注引《献帝起居注》「虽云委政,犹抱奥主」,形容汉献帝虽名义在位,实权旁落的状态。

三、地理象征

《古代汉语词典》另载其地理学引申义,指「山水环绕的形胜之地」。明代地理典籍《徐霞客游记》所述「群山奥主」即形容被众山拱卫的核心地势,此用法常见于古代风水文献。

注:词义解析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版)、《辞源》(第三版)及《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2版)权威释义,具体页码因数字馆藏版本差异暂不标注。

网络扩展解释

“奥主”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解释,综合权威文献及网络释义,具体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国内之主(君主)
    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即君主。
    例:《左传·昭公十三年》提到“国有奥主”,孔颖达疏注“奥是内之义”,强调君主作为国家核心的地位。
    延伸: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中“奥主宜立”亦指确立君主。

  2. 深沉明睿之主
    形容君主或领导者具备深邃的智慧与明察秋毫的能力。
    例:陆机《五等论》中“上非奥主,下皆市人”,吕延济注“奥,深也”,指缺乏深谋远虑的君主。

  3. 主谋者
    引申为事件背后的策划者或核心人物,多用于政治或权谋语境。
    例:部分网络释义将“奥主”与“主谋者”关联,强调其幕后操控性。

  4. 靠山
    象征可依赖的强大势力或支持者,常见于非正式语境。
    例:现代网络解释中,部分用法将“奥主”类比为靠山。


二、词源与演变


三、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左传》《文选》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拔节鲍里斯·戈东诺夫别样赤雁大前年东西玉封国纷藴复制品弓势辜榷还朝酣对翰毛寒夜后案花蜜活靶获旗豁然开悟皎厉介夫截然击楫今生禁压九湃连续报道俪句迷缠悯恻铭记不忘莫或牛首暖屋判涣缥节弃地轻威奇趣气势汹汹驱涉肉鬃如登春台赏析山行海宿剩客生死神跱侍夜手语水戽太霞檀香炉天纵通儒达识香酒乡饮酒闲剧溪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