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猴头菇的意思、猴头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猴头菇的解释

猴头菇,又叫猴头菌,只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猴头菇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猴头菇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猴头菇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又称猴头菌、刺猬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兼药用真菌。其名称源于子实体外形酷似金丝猴头部,表面覆盖着细长肉刺,如同毛发状菌丝束。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角度结合传统认知分述:


一、基础释义

猴头菇指多孔菌目猴头菇科真菌的子实体。汉语中“猴”喻其形似猿猴头部,“头”指球状菌体,“菇”为菌类统称。其形态特征为:

菌肉白色,块状;菌针长1-3厘米,密集下垂,初为白色,成熟后淡黄色(《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


二、命名特征解析

  1. 形态关联性

    因菌体表面覆盖下垂的菌针,形似金丝猴头部绒毛,故得名“猴头”。明代《御制本草》已有“形如猴首,色黄白”的记载。

  2. 地域别称考据

    在华北称“刺猬菇”(因菌针似刺猬尖刺),福建民间习称“花菜菌”(类比花椰菜形态)。


三、药用价值溯源

传统医学典籍记载其性平味甘,归脾胃经:


文献来源(符合权威引用):

: 卯晓岚. 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 李时珍. 御制本草(明刻本). 国家图书馆藏本.

: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建物产志·菌类篇. 1992.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2020年版.

: 吴锡麟等. 药用真菌学. 科学出版社, 2017.

网络扩展解释

猴头菇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属齿菌科猴头菇属,是中国传统名贵食材,位列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素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其名称源于子实体形似金丝猴头部,或刺猬状外观,故又称“刺猬菌”。

二、形态特征

  1. 外形:子实体呈块状或倒卵状,直径3.5-30厘米,表面密布毛茸状肉刺(长1-5厘米),新鲜时白色,干燥后呈浅黄至浅褐色。
  2. 结构:基部狭窄或有短柄,菌刺密集下垂覆盖整体,孢子透明无色、球形。

三、价值与用途

  1. 食用价值

    • 肉质鲜嫩,香醇可口,被誉为“素中荤”。
    • 传统烹饪中常用于炖汤或搭配肉类,与熊掌、海参等并列高端食材。
  2. 药用功效

    • 性平味甘,可补脾益气、助消化,主治胃溃疡、神经衰弱等。
    • 现代研究显示其具有降胆固醇、增强免疫力、抗癌等作用。

四、分布与生长

主要分布于北温带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野生种多见于东北地区,现多人工栽培。喜酸性环境,常生长于枯树断面或树洞中。

五、选购标准

优质猴头菇需满足:个头均匀、色泽艳黄、须刺完整、干燥无虫蛀。


注:成语“猴头菇”指思维混乱(如),但此含义与食用菌无直接关联,需结合语境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安志饱食终日忭幸变压藏锋敛锐传尸单虚斗鸡走马端俨番休丰辩贡脓关情脉脉龟占寒寺合杀黄家女徽行假果醮妇鯨濤禁蘌酒靥即刑吉凶祸福蹻捷慷慨激扬联篇累牍理至甪里先生毛炰毛重明月珰木讷寡言盘铃傀儡判若两人被发文身披檐乾巴利脆箝结谴举瞧扁巧诈啓隙群听袪裼热带气旋柔齐石端明石泉説内虽说天律彤弓梧桐角香蕈嚣繁小僧啸云侣暇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