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乐律名。十二律之一,一名中吕。《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 郑玄 注:“小吕,一名中吕。”《隋书·律历志上》:“但律终小吕,数復黄钟,旧计未精,终不復始。”《通典·乐三》“中吕”注:“又云小吕。四月之时,阳气盛长,阴助功微,故谓之小吕。”参见“ 中吕 ”。
“小吕”一词的含义可从古代乐律和现代用法两个层面解析,具体如下:
基本定义
小吕是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又名“中吕”,属于阴律范畴,对应农历四月。据《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其用于祭祀场合,如“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
名称来源
郑玄注解称,四月阳气盛长但阴气辅助作用微弱,故称“小吕”,以区别于其他律吕()。《隋书·律历志》也提到“律终小吕,数復黄钟”,强调其在音律循环中的位置()。
作为姓名
现代常将“小吕”用作人名,“小”表示谦逊或幼小,“吕”为姓氏。姓名学中认为此名寓意清秀伶俐、精神抖擞,但需注意五行属性(金火)可能相克(、)。
形容特征
部分词典提到“小吕”可形容身材矮小可爱的人,但此用法非主流,更多见于口语或文学作品()。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若需深入研究乐律,可参考《周礼》等古籍。
小吕是一个名字,在中国常见于男性。它也可以用于称呼一个人,表示对他的亲昵或友善。
小吕拆分为部首小(小字旁)和笔画吕(吅,八画)。
小吕最早的来源是一个姓氏,以一个人或家族的名字传承。后来,人们也将其用作称呼一些年轻人的习惯方式。
在繁体字中,小吕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发展的过程中,小吕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然而,目前我们通常使用的简化字形与古代的写法相对接近,差异不大。
1. 小吕是我的好朋友。
2. 今天小吕请我吃饭。
小吕没有固定的搭配词,但可以与其他名字、名词、形容词等组成各种短语或句子。
小吕的近义词或同义词可能是其他人名或亲昵的称呼,具体根据语境而定。
小吕的反义词可以是不需要称呼或与其关系较远的人或物。
【别人正在浏览】